初中语文:2023北京初一(下)期末语文汇编:基础知识综合.pdfVIP

初中语文:2023北京初一(下)期末语文汇编:基础知识综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北京初一(下)期末语文汇编

基础知识综合

一、基础知识综合

1.(2023北京丰台初一下期末)学校组织了学写午时符、选最美对联、荐爱国人物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请

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将下面午时符的内容用正楷字书写在答题卡上。

(2)请你为本次活动挑选出最恰当的一副对联()

A.绿艾悬门漆藻彩青蒲注酒益芬芳

B.一轮明月辉天地满眼清秋入画图

C.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

D.步步登高开视野年年重九胜春光

(3)在爱国人物推荐活动中,同学们分享的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A.我推荐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表现了他辞官后依然关心国家命运的奉献精神。

.我推荐两弹元勋邓稼先,《邓稼先》歌颂了他忠诚纯正的高贵品格和为了国家强盛而不怕牺牲的精神。

B“”

C.我推荐作家光未然,《土地的誓言》一文抒发了他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美丽富饶故土的思念之情。

D.我推荐“神舟五号”宇航员杨利伟,《太空一日》写出了他严谨、科学的态度以及对中国航天事业的热爱。

.(北京丰台初一下期末)学校开展浓情端午,家国天下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22023“”

阅读下面有关端午节的材料,完成任务。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包粽子、挂昌艾、赛龙舟、饮雄黄

酒、贴午时符、缠五彩丝……琳琅满目的习俗不尽相同,但都满载着人们驱邪避疫、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

节日习俗的背后,有着丰富的文化养分。提到端午,人们就会想到爱国诗人屈原。他是中国历史上一尊令

人仰望的丰碑,他以身作则、鞠躬尽cuì_______、为国为民的精神,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如今,

我们过端午节,依然沿袭着千百年来的习俗。这些家喻户晓的习俗帮助我们探寻传统文化的源头,激发我

们的文化认同感,引领我们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让中华民族的自信与魅力在与世界相拥的过程中得到

zhāng_______显。我们要守住自己的文化身份,增强文化自信,熟知端午节丰富的习俗和文化。

(1)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拼音处应使用的汉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满载的载在这里是承载的意思,应读。

A“”“”“”zài

B.“粹”字有“纯粹、美好”的意思,应写成“鞠躬尽粹”。

C.“哺育”中的“哺”本意指的是“喂养”,应读作fǔ。

.章字有文采、花纹的意思,此处应写成章显。

D“”“”“”

(2)下列画线成语在文段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源远流长B.琳琅满目C.以身作则D.家喻户晓

(3)文段中画线的总结句表达欠妥,请作出修改。

(4)阅读材料后,你想用一句话表达感受。请结合端午习俗,按照示例仿写句子。

第1页/共28页

端午节满满的仪式感,飘动在药香浓郁的艾草旁,粘贴在祈求安康的符策上,。

(北京顺义初一下期末)某班语文课开展孝老爱亲,从我做起主题月活动简报修订工作,请你一起

2023“”

完成问题。

3.阅读“孝文化”中部分文字,完成问题修订工作。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有深刻的历史内①_____。传统文化典籍中对“孝”有充分

hán

的论述。出土文献中,殷商卜辞、铭文中已经出现孝字。传世文献中,《易经》《尚书》和《诗经》等往往

把孝与宗教祭祀、追怀祖先联系起来。春秋战国,诸子论孝,尤以孔孟影响为大。孔子述学首重敬顺,强

调孝惟“色难【甲】一部《论语》孝字共出现19次。孟子论孝推己及人,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

文档评论(0)

xuyuheng2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享世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