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VIP

2020-2021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页,共SECTIONPAGES页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据图可知,西周分封制

A.消除了殷商遗族强大的离心倾向 B.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冲突与矛盾

C.突破了商朝同姓多为内服的成例 D.确保了姬姓诸侯对权力的绝对垄断

2.西周的刑法中出现了不孝、不悌、不睦、不敬祖先等犯罪种类,这些犯罪行为被视为罪大恶极。这表明

A.血缘与政治间相辅相成 B.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C.宗法为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刑法逐步臻于完善

3.春秋时期,虽然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但交战双方约时而战,列队鸣鼓而战,在战争过程中不杀黄口(指小孩)、不擒二毛(指年长之人)是一种普遍的原则。这反映出

A.成年男性成为战争的主体 B.诸侯有意控制战争的杀伤

C.中华优秀民族精神的传承 D.社会礼制对战争观的影响

4.鼎、圭是工商食官制度下的产品,这些产品主要服务于国君,几乎不在市场流通,但在考古中发现,春秋时期的庶民墓葬中普遍出现用鼎和石圭陪葬。这说明当时

A.传统礼制彻底破坏 B.官营手工业出现商品化

C.世俗奢侈之风盛行 D.官营手工业规模的扩大

5.成书于春秋末期的儒家经典中有许多探讨天人关系的记载,如“天生杰民,有物有则”(出自《诗经·大雅》)强调上天为万民创造了万物,确立了法则;“天工,人其代之”(出自《尚书.舉陶谟》)则强调天意最终要通过人事来达成。这些记载反映了

A.君权神授理论的建立 B.西周治国理政的经验

C.社会主流思潮的演变 D.早期民本思想的状况

6.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 D.都主张“礼”、“法”并用

7.战国时《管子》中有:“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荀子》中说:“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体现了当时

A.兼并战争下各派思想激烈交锋 B.社会转型思想文化趋于融合

C.法家思想被各诸侯国普遍采用 D.儒家思想己经成为主流思想

8.秦朝统一后,对原属燕国的辽西走廊和辽东地区采取设置郡县、开辟交通等措施,这与其统治中原内地的措施并无不同,且是同时进行的,增修燕之北长城与修筑北方的长城也没有区别。这些措施的施行意在

A.强化国家文化认同 B.建立大一统的国家

C.消除地方割据隐患 D.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9.汉初,朝廷允许诸侯在京师治邸(修建住宅),以便诸侯朝宿。元封元年,武帝打算定期祭祀泰山,以“古者天子五载一巡狩,用事泰山,诸侯有朝宿地”为由,下令诸侯治邸泰山下。武帝意在

A.遵循上古政治传统 B.方便诸侯朝觐天子

C.加强对诸侯的控制 D.减轻京师人口压力

10.下表说明汉代选官制度

时间

概况

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

举贤良能直言极谏,对策者百人,唯(晁)错为高第。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下诏举士,规定非治儒术者不取,董仲舒取为上第。

东汉光武帝(25—57年在位)

对选拔与提拔的对象,施行“授试以职”,即进行文字方面的测试,内容有策、经、笺奏(章奏文体)等。

A.确立完善的分科考试方法 B.扩大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

C.突出自上而下的选拔方式 D.重视官员文化素养的考查

11.汉武帝时,治粟都尉、大司农桑弘羊提出:“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先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桑弘羊主张盐铁官营的主要理由是

A.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巩固边防维护统一 D.加强中央经济控制

12.图1、图2是中国不同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砖)的拓片。这些拓片反映出

A.汉代南北方地区生产力都有所发展 B.汉朝我国耕犁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C.陕川两地到汉代开始使用铁犁牛耕 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13.魏晋时期,“郡邑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由小中正品第人才以上大中正”,大中正核实后交由中央的司徒进行复核,再由吏部尚书根据需要和人才的条件,授以不同的官职。据此可知,魏晋时期

A.监察体系基本确立 B.选官程序趋于严密

C.世家大族垄断官场 D.统治基础逐渐扩大

14.魏晋之际思想家傅玄提出:“臣闻先王分士农工商以经国制事,各一其业而殊其务。……农以丰其食,工以足其用,商贾以通其货,故虽天下之大,兆庶之众,无有一人游手在其闲。分数之法,周备如此。”在此,傅玄强调

A.农工商并重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分民定业保证经济协调发展

C.发挥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职能 D.继承和发扬重农抑商的思想

15.从唐太宗时

文档评论(0)

K12好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K12好帮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