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二模]西藏自治区2024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docVIP

[西藏二模]西藏自治区2024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5页共NUMPAGES5页

[西藏二模]西藏自治区2024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70分

姓名: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判断题

计算题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xx分钟收取答题卡

阅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共5题,共25分)

1、下列加点字词的释义有错误的一组是()

A.和蔼可亲(和气)毛骨悚然(害怕)色彩斑斓(灿烂多彩)

B.怙恶不悛(悔改)汗流浃背(湿透)筚路蓝缕(柴车)

C.美轮美奂(众多)旁征博引(广泛)惨淡经营(谋划安排)

D.励精图治(劝勉)骨鲠在喉(鱼刺)别开生面(新的面目)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脊背(jǐ)嗜杀(shì)攒力气(zǎn)皮开肉绽(zhàn)

B.戳穿(chuó)蹂躏(lìn)豁出去(huō)为所欲为(wéi)

C.攮进(nǎng)拽拉(zhuài)攥起来(zuàn)筋疲力尽(jīng)

D.鱼鳍(qǐ)黏液(nián)吞噬掉(shì)不寒而栗(lì)

3、小李同学要在开学典礼上向全校同学强调读书的意义。下列不适合作为其演讲题目的一项是()

A.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

B.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C.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阅读下面这首曲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下列对有关语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有日月朝暮悬”的意思是:都说天地间自有公理在,如日月当空,对人间善恶分得清清楚楚。

B.“有鬼神掌着生死权”的意思是:都说鬼神无私,主持正义,能依人善恶来定生死,不会让好人蒙受冤屈。

C.“怕硬欺软”“顺水推船”是说天地鬼神放弃原则,顺从和助长恶势力,不肯帮助善良蒙冤的人。

D.“两泪涟涟”的意思是:面对这善恶不分、是非颠倒的世界“我”哭得泪流满面又有什么用呢?这表现了窦娥的反抗心理。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特大洪水发生后,战士们驾着冲锋舟,冒着危险把被洪水围困、身隐绝地,四面楚歌中的200多名群众,连夜抢救出来。

B.阔别家乡四十载,事业虽有小成,但仍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因为是家乡的水土养育了我,而至今并没有给家乡做过点什么。

C.说起举重冠军,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壮汉,而眼前这位貌似娇弱的女子却恰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亚运会举重冠军。

D.不顾美国的重重制裁打压,近日,伊朗第一座核电站开始启动运行,这充分说明,伊朗当局破釜沉舟,研究、开发、利用核能的决心。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要是文化复兴,诗词复兴是文化复兴重要组成部分。诗词“复”到哪?又如何“兴”?

“复”是继承古人优良传统。诗词“复”到哪?尧舜禹,不行;《诗经》,不完备;汉至隋,有过古诗繁荣。到了唐,诗的局面大开,样式完备,近体为主,古体不废,百花齐放,空前繁荣。加之开放、宏阔的社会氛围,使唐代出现诗的高峰,涌现大批优秀诗人和诗篇。因此,诗“复”就是要“复”到唐朝。

“兴”则是在前人基础上继承创新。今人某些“体”的尝试不被认同,未见成功。其实无须别出心裁,创新是与时俱进,主要是在用韵方面,新韵通行,旧韵不废。

律诗格律,在初唐即已完备。所谓格律,不过就那么几条,平平仄仄,粘粘对对。宋朝叶圭在《海录碎事·文学》说:“沈宋(沈佺期、宋之问)辈律诗,尤为精切。”唐代诗人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说:“沈宋之流,研炼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讲律用律,唐就足够了。格律非铁律,实际是约定俗成。

我们说格律“复”到唐朝,而不是元明清,为什么?因为是后人,尤其是明清一些论家画蛇添足,增加条律,臆造规矩,即唐诗以外的规矩。明清诗界,格局小,规矩多。清人王士祯提出过“律诗定体”,他说这属于探索,并非定于一尊。南宋(实际是金)产生的平水韵,只是概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海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襄都区知海钢琴谱翻译服务部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502MABQPRQ2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