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一千字征文范文.pdfVIP

2022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一千字征文范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节总是迎着人们的忙碌缓缓到来,却在无声无息中慢慢远去,留下的是慢慢温馨

的回忆。2021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一千字征文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

家整理的2021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一千字征文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一千字征文篇一

【米香浓郁闽中年】

“廿八糍、廿九粿,初一早免起火。”日历进入腊月,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人们

赶完年集、清理完屋里屋外的蛛丝烟尘,家家户户便开始赶制过年吃的美食。

我的家乡地处闽中,山区盛产稻米,乡亲们每日三餐以米制品丰富胃肠,却也有滋

有味。

我们家每逢廿八就要打糍粑,廿九要做米粿祭祖。吃过年夜饭,一家人还要围炉炸

豆腐、炸糍丸。灶膛里的火种会留着慢慢烧到“第二年”,于是就有了“廿八糍、

廿九粿,初一早免起火”这个童谣。

米粿是用粳米打成的。把粳米蒸熟,再倒入石臼中捣烂,粳米色白如脂玉,嚼起来

韧性十足。然后双手并用搓粿丸,动作像打太极拳,小时候我们跟着大人们学得不

亦乐乎。

如果在打米粿时,加入葱花以及被香油爆炒过的鼠曲草,便成了咸香的绿粿。掺

红糖一起捶打,叫甜粿。把粿团塞入锡模,拓出来的形状如铃铛,再叠成宝塔样

子,名曰“蛮头粿”。

山里起雾了,接着又下了霜,当太阳从阴霾里跳出,把天空的底色烤成青花瓷色

时,年近了。这时,母亲会跟伯母一起,把磨好的米浆压成团,然后在筛子里搓

揉,一颗颗珍珠粉粒,便落下了筛眼,晒满了院场。

村里过年有互赠米粉的习俗,《清嘉录》谓之“送年盘”。苏轼在《馈岁》里写

过:用春出的米磨出面,做一些米面之食送给邻里乡亲贺新年,这个米面就是米

粉。米粉制作比米粿和珍珠粉复杂,米浆挤压成粉团,而后蒸熟了在石臼里捶打,

再把粿团压出粿条来,需要入锅反反复复煮。

民间“庆贺多尚彩联,宾宴不离红蛋”,酒糟染红的鸡蛋,是年节饮食的标配。

年夜饭五花八门,米粉上桌如玉缕金丝,在盘中交织缠绵。长长的细条,搭上葱叶

和佐料,色彩明快,给喜庆的家宴增添了无限温暖。

母亲在年夜饭后生火热油,我们兄弟姐妹围在灶台前,跟着炸糍丸。炸糍丸要用糯

米粉拌上白糖捏成柱状,一段段掰下来放到油锅里,铜钱般大小的丸子炸熟后呈古

铜色,寓意大富大贵。糍丸皮脆里酥,香甜可口,起锅后瓮藏,防止霉变。

村人待客如同小说里的梁山好汉,崇尚大块吃肉与大碗喝酒。家家户户自酿红酒数

缸,然后在过年时每人三碗,敬遍所有宾客,直至一屋子的人都面红耳赤。红酒

绵柔香醇,并且甘甜爽口,许多人饮后拍手叫绝。倘若有朋自远方来,性情豪爽的

乡亲,就会忙不迭地开坛倒酒,持久的凝香随即冲天而起。白瓷碗中春光潋

滟,火红的琼浆如江波映日,涤荡胸腔。酒未入肠,人便陶醉。

生活的习惯形成了节日文化,一道道美食筑就一个个节日的内涵。时光在流逝,人

们的生活方式在变化,但传统的年味在老百姓们欢乐的笑声中继续拔节成长!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一千字征文篇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每一只船总要有一个码头,每一只雀儿总

得有一个窝。春节,便是一缕丝线,将远航的船,天边的雀,牵回家中,一同聚

在一起。按照我们这儿的规矩,无论工作多忙,总归是要在除夕夜前赶回来,同父

母亲人过春节。

门外鞭炮声“噼里啪啦”一顿响,裹挟着火药味儿的空气四处飘散,红纸落了一

地。待父亲拜过了天,拜过了厅堂上的财神爷和厨房里的灶神,除夕夜就开始了。

除夕夜,免不了一顿丰盛的吃食。母亲从午饭过后开始准备,到了晚上,一口大

锅“滋啦”几声,餐桌上便摆满了大大小小、各种美味的菜肴。桌上热气腾腾,桌

下的一家六口也是笑呵呵地乐个不停。此时,爷爷奶奶催促我吃个红鸭蛋,弟弟唤

着妈妈夹碗粉干,爸爸一边给爷爷奶奶夹着鸡肉一边又嗔怪着他们总是忙里忙外不

肯休息。柔和的灯光下,迁就我口味的清汤火锅冒出一簇又一簇的热气,一块块鸡

肉金灿灿又油光发亮,家乡特有的粉干掺和了酱油的颜色,自家种的青菜,奶奶坛

子里腌了许久的酸萝卜,用红纸抹过的红鸭蛋……推杯换盏一顿响,仿佛一年里能

吃到的所有美味都在这张桌上,而一年里所有的不愉快都在此刻烟消云散。我耳朵

里听到的,眼睛里看到的,嘴里吃着的,鼻子里嗅着的,“酸甜苦辣咸”都是团圆

的味道。“团圆”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词汇,共处一室,是空间上的聚合;知心

知意,才营造一个“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境界,连空气都充盈着淡淡的甜。

到了大年初一,虽不用走亲戚,却也要起个大早。母亲总是起得比我早,在厨房里

准备早上

文档评论(0)

企业标准录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从事商标,知识产权,工商税务,资质办理等工作,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