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语文背诵诗词补充:《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课件.pptxVIP

2025高考语文背诵诗词补充:《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

知人论世

简介辛弃疾(1140.5.18-1207.10.3),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辛弃疾被称为“词中之龙”;而他的词,也被评价为“龙腾虎掷”;与苏轼同为豪放派词人,世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为“济南二安”。

诗词主要内容:(1)追忆当年的战斗生活,抒发收复中原的爱国热情。代表作品有《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2)表达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抒写英雄失路的无限焦虑。代表作品有《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永遇乐》(千古江山)。(3)不满南宋朝廷的偏安政策,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腐朽。代表作品有《摸鱼儿》(更能消)。(4)描绘农村生活与田园风光,表现闲适心境和隐逸情趣的作品,也是辛弃疾对词境的一大开拓。代表作品有《清平乐》(茅檐低小)、《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关于此词之发端,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有几句话非常重要,他说:“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自此起兴。”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写作背景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词牌名。这里是依声填词,与内容无关。解题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南六十里。书壁,即题壁,通常由诗人有感而作,或有所寄托,然后题在墙壁上。从载体来说,这里所说的墙壁又可分为寺壁、石壁、殿壁、楼壁等。题壁诗在古诗词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较有名的题壁诗有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南宋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谭嗣同的《狱中题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水浒传中的宋江浔阳楼酒后题反诗“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从此走上落草造反的道路。题壁挥毫,多是即兴而为,少了字斟句酌的刻意,多了真实性情的驰骋,诗句中洋溢着作者的不羁与洒脱。

品读诗句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南宋〕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zhègū]。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抬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整体感知1.请找出本词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愁2.“正愁余”,语本《楚辞·九歌·湘夫人》:“目眇眇 [miǎo]兮愁予。”结合相关背景及词句分析,诗人在“愁”些什么?又是如何表现愁情的?词眼

赏析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里的“行人”包括当时无数逃难的民众,也包括后来经过这里悲叹往事的爱国志士,自然也包括作者自己。“多少”一是说明受苦受难的民众之多,二是表明民众所受灾难之多、苦难之深,三是表明作者悲愤之强烈。触景生情,词人由眼前的“清江水”联想到“行人泪”,概括了当年千千万万民众的种种灾难,表达了作者追怀当年国事艰危的沉痛,对百姓流离失所的同情,以及对金兵猖獗、国耻未雪、朝廷无能的满腔悲愤。

赏析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望”,眺望,“无数山”,无数的青山,暗指不图恢复只求苟安的南宋小王朝内大大小小的投降派(南宋朝廷内的主和派),诗人抬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表达了作者对失去的国土的深情怀念,故园难回的忠愤。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赏析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这里东流的江水象征词人和广大爱国志士收复中原的坚定意志,“青山”象征阻挠爱国者抗金收复中原的反动势力,主要指主和派。表达作者克服一切阻力,抵抗外敌,收复山河的坚定意志和信心。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阻挡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爱国者的理想一定会实现的。

赏析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以景结情,渲染了凄凉的环境气氛,烘托了人物凄苦的心情,作者借此种啼声表达出对主和派阻挠恢复大业的不满和对当权者一味妥协不思光复的愤懑以及自己壮志难酬的抑郁苦闷。传说鹧鸪飞必向南,而不北往,作者借此种禽鸟影射南宋统治者一味南逃,不思北伐。一说鹧鸪的啼声类似“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凄苦。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