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操作系统》第4章 嵌入式linux的构建-教学课件(非AI生成).ppt

《嵌入式操作系统》第4章 嵌入式linux的构建-教学课件(非AI生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件系统打包进入cramfs工具的根目录执行make。Make后在cramfs工具的根目录中就会生成一个mkcramfs文件,这就是根文件系统的打包工具。打包,即执行命令mkcramfs_installrootfs之后就可产生打包后的根文件系统root.cramfs。**根文件系统的烧写生成Cramfs文件系统cd/arm2410s/exp/rootfs/mkcramfsrootroot.cramfs---烧写根文件系统(root)启动vivi,在vivi状态下,输入烧写根文件的命令为:tftpflashrootroot.cramfsvivi:loadflashvivix*,选择超级终端的“”传送-“发送文件”,选择映像文件root.cramfs,协议为XModern,单机”发送”按钮,几分钟可以烧写完毕,linux能正常启动。**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嵌入式Linux的构建过程,包括BootLoader、内核、根文件系统及ARM目标板的烧写步骤。通过本章的学习大家应该了解嵌入式Linux开发的流程,理解BootLoader的作用;掌握内核裁减、根文件系统制作及嵌入式目标板的烧写过程和方法。**MBR(MasterBootRecord),中文意为主引导记录。硬盘的0磁道的第一个扇区称为MBR,它的大小是512字节,而这个区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pre-boot区(预启动区),占446字节;第二部分是Partitiontable区(分区表),占64个字节,该区相当于一个小程序,作用是判断哪个分区被标记为活动分区,然后去读取那个分区的启动区,并运行该区中的代码。他是不属于任何一个操作系统,也不能用操作系统提供的磁盘操作命令来读取它。但我们可以用ROM-BIOS中提供的INT13H的2号功能来读出该扇区的内容,也可用软件工具Norton8.0中的DISKEDIT.EXE来读取。*系统加电或复位后,所有的CPU通常都从某个由CPU制造商预先安排的地址上取指令。比如,基于ARM7TDMIcore的CPU在复位时通常都从地址0取它的第一条指令。基于CPU构建的嵌入式系统通常都有某种类型的固态存储设备(比如:ROM、EEPROM或FLASH等)被映射到这个预先安排的地址上。因此在系统加电后,CPU将首先执行BootLoader程序。*这就会涉及到Bootloader的移植问题*本地加载模式和远程下载模式大多数BootLoader都分为stage1和stage2两大部分。依赖于CPU体系结构的代码,比如设备初始化代码等,通常都放在stage1中,而且通常都用汇编语言来实现,以达到短小精悍的目的。而stage2则通常用C语言来实现,这样可以实现复杂的功能,而且代码会具有更好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第一阶段源码在arch中head.S文件中,都是汇编语言。*drivers:其中包括了引导内核所需的MTD设备和串口驱动程序。MTD目录下分maps、nand和nor三个目录,实现对NandFlash和NorFlash的读写控制。Serial目录下的文件实现对串口的控制,并支持xmodem和ymodem协议。*启动时,首先由BootLoader程序将Linux部分内核调入内存,并将控制权交给内存中Linux内核的第一行代码。然后Linux将自己的剩余部分全部加载到内存、初始化所有的设备、在内存中建立好所需的数据结构(有关进程、设备、内存等)。此时内核已经控制了所有硬件设备,内核加载完成。至于操作和使用这些硬件设备,则是系统部分任务。内核部分初始化并控制大部分硬件设备,为内存管理、进程管理、设备读、写等工作做好一切准备;系统部分加载必需的设备,配置各种环境以便用户可以使用整个系统。*进程调度(SCHED):控制进程对CPU的访问。Linux使用比较简单的基于优先级的进程调度算法选择新的进程。内存管理(MM):允许多个进程安全地共享主内存区域。Linux的内存管理支持虚拟内存。虚拟文件系统(VirtualFileSystem,VFS):隐藏了各种硬件的具体细节,为所有的设备提供了统一的接口,VFS提供了多达数十种不同的文件系统。网络接口(NET):提供了对各种网络标准的存取和各种网络硬件的支持。进程间通讯(IPC):支持进程间各种通信机制。*:在2.4.X以及以前版本中xconfig菜单是基于TCL/TK的图形库的*:在2.4.X以及以前版本中xconfig菜单是基于TCL/TK的图形库的*BusyB

文档评论(0)

188****79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