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试卷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年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山东省专用)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70分
姓名: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判断题
计算题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xx分钟收取答题卡
阅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共5题,共25分)
1、下面句子中不含“互文”现象的一项是()
A.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C.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D.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秦军氾南(sì)夜缒而出(zhuì)佚之狐(yì)
B.共其乏困(ɡònɡ)若不阙秦(quē)许君焦、瑕(xiá)
C.秦伯说(yuè)杞子(qǐ)杨孙戍之(shù)
D.逢孙(fénɡ)微夫人之力(fú)失其所与,不知(zhì)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编纂胡说诚惶诚恐手舞足蹈
B.赌徒藉贯视若草芥素不相能
C.轻蔑口碑价廉物美自轻自贱
D.咒骂喝彩兴高采烈咸与维新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徒,楚国官名,和“令尹”一样,相当于后世的“丞相”一职。
B.大夫,古代的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以下有卿、大夫、士三等。
C.委质,呈献礼物。“质”,同“贽”,指初见尊长所送的礼物。
D.三闻大夫,楚国官名,管理楚国屈、景、昭三姓贵族。
5、西方人最忌讳的数字是哪一个?()
A.4B.7C.13D.14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王羲之创作的《兰亭集序》被盛赞为“天下第一行书”,不仅因为整幅作品精美绝伦,更因这篇手书序文中,字字独具风采,同字异写更是变化无穷,其中二十个“之”字无一雷同,竞有谚语“之字最多无一似”流传。
分布在原帖中的二十个“之”字,因语境、句式和书写布局呈现出的不同笔法、空间结构和内在韵味,究竟是书法家对艺术创作原则的主动遵循,还是临场发挥随机的、自然的结果,历来众说纷纭。我们姑且将此争论放在一旁,单从结果上看,《兰亭序》中二十个形态各异的“之”字,客观上贡献了书法创作上从形式到内容层出不穷的新意,王羲之对书法变革的贡献,是书法家“内生”(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革命性的变化”)变革的典范。他十二岁经父亲传授笔法,“语有大纲,即有所悟”,先师从卫铄(卫夫人)学习书法,之后博采众家之长,正书师法钟繇,草书师法张芝,最终做到了“真书胜钟,草故减张…增损古法,裁成今体”,开辟了书法艺术的新天地。这种艺术革新,首先是跳出了当时的窠臼,引领了书法体式上的“革命性”发展。王羲之将行楷二体向前推进,开辟了草楷相结合的书法发展道路,使其便捷易识,在继承钟繇楷书古朴精简、张芝草书数意兼包的基础上大胆变化,完美兼顾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以一种全新的文字书写体式形成隋唐以来书法发展的主流,在书法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笔法观念上,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更是对传统程式进行大胆变革,以不断变化的手法和笔态,避免千篇一律,做到随类赋形,因势生形,字字相生,而面对同样的一个字,则照顾其所处环境、位置,保持该字独立个性的同时,做到与周围和谐统一。《兰亭集序》中二十个神态各异的“之”字,就是这种笔法的代表性应用。
人们谈及创新,往往更多着眼于“发展”(即质变)的结果,而忽略“增长”(即量变)的前提,王羲之的书法创新则是量变基础上水到渠成的结果。古语“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说的是汉代著名书法家张芝,在水塘边上练习书法,天长日久,洗笔竞把整个水池洗黑,后人称之为“墨池”。《晋书·王羲之传》载:“(王羲之)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这种态度,可以视作王氏对增长型“量变”的肯定。“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成语,具有相关语义的“笔秃千管”“秃笔成冢”等成语流传甚广,也说明书法家群体对量变积累的集体重视。
在临池水墨的基础上,王羲之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做法,是对同时代书法技艺、要素进行的重新组合。伴随其阅历的增长,特别是看到李斯的《峰山碑》、蔡邕的三体石经、张旭的《华岳碑》以及钟繇的《宣示帖》真迹后,王羲之遂改变初学,博采众长的同时,尝试另辟蹊径,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摘编自王枫《之字最多无一似》,《光明日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doc
-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考语文试卷.doc
-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考语文真题.doc
-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新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版).doc
- 2024年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安徽省专用).doc
- 2024年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澳门特别行政区专用).doc
- 2024年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北京市专用).doc
- 2024年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福建省专用)(版).doc
- 2024年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甘肃省专用)(版).doc
- 2024年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山西省专用).doc
- 2024年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陕西省专用).doc
- 2024年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上海市专用).doc
- 2024年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四川省专用).doc
- 2024年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台湾省专用).doc
- 2024年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天津市专用).doc
- 2024年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西藏自治区专用).doc
- 2024年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香港特别行政区专用)(版).doc
- 2024年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用).doc
- 2024年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云南省专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