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东台市中医助理医师中药师第六章重要考点(3)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特点:
1.本类药寒凉,善能清解热毒。重要合用于多种热毒证,如痈肿疔疮、丹毒、温毒发斑、痄腮、咽喉肿痛、热毒泻痢,虫蛇咬伤、癌肿、水火烫伤以及其他急性热病等。
2.配伍:热毒在血分—清热凉血药;
火热炽盛—清热泻火药;
挟有湿邪者—利湿、燥湿、化湿;
疮疡、咽喉肿痛—配伍外用药;
热毒泻痢—活血行气药。
3.本类药物性多寒凉,易伤睥胃,故应中病既止,不可连服。
金银花《新修本草》(一)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应用]
1.痈肿疔疮:本品清热解毒力强,為治一切痈肿疔疮阳证的要药。——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清肠饮(配黄芩、地榆、当归等)——配魚腥草、桃仁、芦根等
2.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本品芳香疏散风热。——银翘散;若热入营血——清营汤“透热转气”之功
3.热毒血痢:本品解毒凉血止痢。——单用浓煎频服——配黄芩、黄连、白头翁等
4.此外,本品制成的银花露具有清热解暑作用,用治暑热烦渴,咽喉肿痛等证。
[使用方法用量]煎服,15~20g。
连翘《本经》(一)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肺、心、胆经。
[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結,疏散风热。
[应用]
1.痈肿疮毒:本品既可清热解毒,又散痈消肿,為“疮家圣药”。——配双花、蒲公英、野菊花等
2.瘰疬痰核:本品解毒散結。——常配伍夏枯草、玄参、贝母等
3.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本品疏散风热。——银翘散
4.热入营血,热入心包:本品清心火,解热毒。——清营汤——清宫汤
5.此外,本品苦寒通降,善清泻心与小肠之火,兼有利尿之功,用于热淋,小便短赤,多与车前子等药配伍。
[使用方法用量]入煎剂,5~10g。
【鉴别用药】连翘与金银花,
相似:均有清热解毒作用,既能透热达表,又能清里热而解毒。对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毒疮疡等证常相须為用。
区别:连翘清心解毒之力强,并善于消痈散結,為疮家圣药,亦治瘰疬痰核;而金银花疏散表热之效优,且炒炭后善于凉血止痢,用治热毒血痢。
蒲公英《新修本草》(一)紫花地丁《本草纲目》(三)魚腥草《别录》(一)穿心莲《岭南采药录》(三)
[性味归经]
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紫花地丁:苦、辛,寒。归心、肝经。
魚腥草:辛,微寒。归肺经。穿心莲:苦,寒。归肺、胃、大肠、小肠经。
[功能]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結,利湿通淋。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痈散結。魚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消肿。
[应用]
[同]均能清热解毒——热毒痈肿及内痈
[特点]蒲公英:善治乳痈;紫花地丁:善疗疔毒;魚腥草:善治肺痈;穿心莲:善清肺火
[异]
1.蒲公英:利湿通淋——热淋,湿热黄疸;清肝明目——目赤肿痛
2.紫花地丁:解蛇毒——毒蛇咬伤
3.魚腥草:清肺热——肺热咳嗽;清热利尿通淋——湿热淋证(配伍海金沙、石韦、金钱草等)
4.穿心莲:清肺热——肺热咳嗽;清热燥湿——湿热泻痢、热淋、湿疹;解毒消肿——蛇虫咬伤、痈肿疮毒
[使用方法用量]蒲公英:煎服,10~25g,鲜品50~100g。紫花地丁:煎服,15~30g。
魚腥草:煎服,25~50g,不适宜久煎。穿心莲:煎服,6~15g。多作丸散、片剂。
大青叶《别录》(一)板藍根《新修本草》(一)青黛《药性论》(二)
[性味归经]
大青叶:苦、咸,大寒。归心、肺、胃经。板藍根:苦、寒。归心、胃经。青黛:咸、寒。归肝、肺、胃经。
[功能]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板藍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应用]
[同]三者同出一物
1.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热毒发斑、血热发斑以大青叶為佳。
2.清热解毒,消肿——痄腮及热毒疮痈以板藍根為佳。
[异]
1.板藍根:長于解毒利咽——血热毒盛的、咽喉肿痛
2.青黛:(1)清肝热,息风止痉——小儿惊风,痉挛抽搐
(2)清肝热——咳嗽胸痛、痰中带血(肝火犯肺)【黛蛤散、咳血方】
[使用方法用量]大青叶:煎服,10~15g,鲜品30~60g。
板藍根:煎服,10~15g。青黛:1.5~3g。难溶于水,入丸、散剂。
白头翁《本经》(一)馬齿苋《本草经集注》(二)
鸦胆子《本草纲目拾遗》(三)
[性味归经]白头翁:苦,寒。归大肠经。馬齿苋:酸,寒。归大肠、肝经。
鸦胆子: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
[功能]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鸦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