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VIP

《拟行路难(其四)》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知识链接,能复述鲍照的生平及诗歌的写作背景。

2.通过诵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和学习提示,梳理诗歌的主要内

容。(重点)

3.通过反复吟咏诗歌,体会鲍照忧愁愤懑之情。(难点)

1.《拟行路难(其四)》中鲍照借用“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来表达心

中难言的悲慨。

2.《拟行路难(其四)》中,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的

句子是“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3.《拟行路难(其四)》中“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两句,以宿命论观点解

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来宽慰自己,并渴望借此从苦闷之中求得解脱。

4.《客至》中,“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两句诗人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

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

5.《客至》中,“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两句使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延客

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诗人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

6.《客至》中,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

篱呼取尽余杯”作结,将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

诵读诗歌

拟行路难(其四)

倾、倒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怎么能又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自我宽慰停止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不为哀乐所动,没有感触zhízhú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不敢出声徘徊不前

自主学习3分钟

1.1分钟大声朗读并背诵【知识链接】中诗歌的作者、写作

背景、题目的含义,以备口展。

2.2分钟根据古诗文翻译书和学习提示将诗歌进行梳理,理

清诗歌大意。

要求:双手持书,大声背诵,及时补充标画。

导入

面对人生的挫折,

李白喊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积极;

苏轼喊出“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

屈原喊出“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坚持;

zhízhú

面对人生的坎坷,有个人却只能“踯躅不敢言”,他是谁呢?

今天我们来走进他的诗歌,看看他为什么不敢呢?

作者简介鲍照:(约414—466),南朝宋文学

家,字明远。鲍照出身寒微,二十多岁时

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

为国侍郎。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

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

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有《鲍参军集》

传世。“才秀人微,取湮当代”的鲍照一

生沉沦潦倒,很不得志,但他的文学作品

的价值却越来越为后人重视。

诗歌风格鲍照出身寒微,怀才不遇。于是常常借诗歌来抒

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

中,形成了他诗歌的独特风格。

鲍照的很多作品均以阔大的胸襟,宏伟的气魄,

描绘广泛的社会现实,抒吐在高门世族压抑下寒士的

生活情绪和美好理想。

其作品的主调风格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辞藻华

丽这种雄肆、奔放的风格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再配以鲍照作品丰富的现实题材和深刻的思想内容,

使其创作显示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高度有机的统一。

写作背景

鲍照生活在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

由士族大家统治当时的社会。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

门第出身就可以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这就造成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

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

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门阀制

度像大山一样压在鲍照身上,促使他把无比巨大的愤懑不平

之气化作《拟行路难》这样的诗篇。

10

拓展链接门阀制度

●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