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七章南方地区
情境导入
江海交汇之地01
新课探究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结合教材内容,说说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鱼米之乡”的优势条件。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宜水稻的种植。长江三角洲地区众多的河流和湖泊,为淡水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其成为我国淡水渔产区。米鱼鱼米之乡新课探究
新课探究长江三角洲地区优势条件1.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2.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3.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新课探究活动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河流为沿岸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有利于城市发展。
新课探究2.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认识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像一把扇子平铺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灌溉水源,又免受水患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新课探究(1)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利:岷江上游携带大量泥沙,在出山口(都江堰)后流速减缓,沉积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土壤富含矿物质,适宜农耕。古代岷江是成都平原连接外界的交通要道(如“南方丝绸之路”起点),促进了农产品外运和物资交流。弊:岷江上游流经山区,夏季降水集中时易引发山洪,历史上曾多次冲毁农田(如未建都江堰前,平原“三年两淹”)。泥沙沉积导致河床抬高,增加溃堤风险,需持续清淤维护。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通过支流汇入岷江,加剧水体富营养化。
新课探究(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通过分流岷江(内江灌溉、外江泄洪),形成了覆盖成都平原的灌溉网络,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沃土。
新课探究3.议一议:长江下游和上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长江上游地势落差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水电业,同时为沿岸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长江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缓,江阔水深,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有利于区域的交通发展和对外联系。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02
新课探究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一、上海的核心地位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我国的超大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二、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新课探究
2020年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总量是169492亿元,上海所占的份额为22.8%。经济总量居前5位的城市是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和宁波。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前5位的城市是上海、无锡、苏州、杭州、南京。地区分布:靠近上海。说明这些城市与上海的联系密切。新课探究
新课探究崛起的浦东浦东因位于上海黄浦江东畔而得名。1990年以前上海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那时的浦东,还是大片的农田、渔村和淤泥海滩,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浦西。1990年,我国提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浦东迎来新的发展时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浦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阡陌农田变成了今日的高楼大厦,冷僻的乡间小镇如今成为繁华的商业区。现在的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的基地,拥有外高桥保税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国家级重点开发区。2023年浦东新区的生产总值约1.67万亿元,约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35%。未来浦东新区还将进一步为上海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发挥重要作用。
新课探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新课探究想一想,“同城效应”需要具备的条件1.快速交通网络。2.经济互补性与产业链协同。3.政策与制度协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YY_T 0316-2016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pdf
- 猪肉部位分割图.doc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GJB 438C-2021 军用软件开发文档通用要求 (高清,带章).docx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二单词表.doc VIP
- 广东省广州天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erp培训课资料课件.ppt VIP
- 2025四川广安前锋区选聘区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脑积水患者的护理PPT参考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