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3法律职业资格(主观题)全真模拟测试带答案
一、刑法
1.题目:甲欲杀害乙,持刀埋伏在乙下班必经之路。乙下班路过时,甲正欲下手,突然听到附近警笛声大作,以为警察来抓自己,遂放弃犯罪逃离现场。事后查明,警笛声是附近商场开业的庆祝活动播放的音效。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答案:B
解析: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本题中,甲已经持刀埋伏在乙下班必经之路,着手实施了犯罪行为。但因为听到警笛声(误以为警察来抓自己)这一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放弃犯罪,未能得逞,所以属于犯罪未遂。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尚未着手实行犯罪;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甲已经着手犯罪,构成犯罪,所以A、C、D选项错误。
2.题目:甲为了获取乙的珍贵文物,教唆乙的家佣丙将文物偷出。丙按照甲的教唆实施了盗窃行为。后甲害怕事情败露,又劝说丙将文物放回原处。丙听从甲的劝说,将文物放回。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答案:A
解析:在教唆犯罪中,当被教唆者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行为并既遂时,教唆者也构成犯罪既遂。本题中,甲教唆丙盗窃乙的珍贵文物,丙已经完成了盗窃行为,犯罪已经既遂。虽然甲后来劝说丙将文物放回原处,但这并不能改变犯罪已经既遂的事实。犯罪未遂是指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犯罪中止要求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本案犯罪结果已经发生,所以B、C选项错误;甲实施了教唆行为,构成犯罪,D选项错误。
3.题目:甲在乘坐公交车时,发现乙的手机露出兜外,遂趁乙不备,将手机偷走。乙发现手机被盗后,立即呼喊抓小偷。甲为了抗拒抓捕,在公交车上对乙使用暴力,致乙轻微伤。甲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
B.抢劫罪
C.抢夺罪
D.故意伤害罪
答案:B
解析:根据《刑法》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本题中,甲先实施了盗窃乙手机的行为,在乙发现并呼喊抓小偷后,甲为了抗拒抓捕,在公交车上对乙使用暴力,致乙轻微伤,符合转化型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所以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A选项盗窃罪在转化为抢劫罪后不再单独认定;C选项抢夺罪是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题不符合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情形;D选项故意伤害罪不能全面评价甲的行为,故A、C、D选项错误。
4.题目:甲为某国有企业会计,利用职务之便,将本单位的公款10万元挪用给其朋友乙进行营利活动。乙使用该公款进行炒股,获利后归还了甲。甲的行为构成()
A.贪污罪
B.挪用公款罪
C.挪用资金罪
D.职务侵占罪
答案:B
解析: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本题中,甲作为国有企业会计,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本单位公款10万元给朋友乙进行营利活动,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贪污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挪用资金罪的主体是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侵占罪也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所以A、C、D选项错误。
5.题目:甲与乙素有仇怨,一日,甲见乙手持匕首朝自己走来,遂随手拿起一根木棍朝乙打去,致乙重伤。后查明,乙所持匕首是塑料玩具匕首,根本不具有杀伤力,乙只是想吓唬甲。甲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假想防卫
D.紧急避险
答案:C
解析: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本题中,实际上并不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乙持有的是塑料玩具匕首,不具有杀伤力,只是想吓唬甲),但甲误以为乙要对自己实施不法侵害,而实施了防卫行为(用木棍打乙致其重伤),属于假想防卫。正当防卫要求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防卫过当是在正当防卫的基础上,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紧急避险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所以A、B、D选项错误。
二、刑事诉讼法
6.题目:下列关于刑事诉讼中辩护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
B.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
C.犯罪嫌疑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初级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备考攻略完美版.docx
- 2023初级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必备备考资料.docx
- 2023初级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必考题含答案.docx
- 2023初级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仿真试卷带解析.docx
- 2023初级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仿真通关试卷带答案.docx
- 2023初级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高频题库带解析.docx
- 2023初级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高频题库最新版.docx
- 2023初级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高频真题含答案.docx
- 2023初级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高频真题题库.docx
- 2023初级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精选题库带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