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创新通史岳麓版讲义阶段七课时2孙中山与辛亥革命.doc

历史高考创新通史岳麓版讲义阶段七课时2孙中山与辛亥革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时2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的过程、特点及评价。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地位和影响。

3.孙中山*。

注:带*部分为选修的内容或选修、必修皆有的内容。

[主干梳理]

考点一辛亥革命

1.武昌起义

(1)背景eq\b\lc\{(\a\vs4\al\co1(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

(2)条件

①组织基础eq\b\lc\{(\a\vs4\al\co1(a.1894年成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b.1905年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

②军事基础:一系列武装起义,尤其是1911年4月的黄花岗起义,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③思想宣传: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思想论战,宣传了革命思想。

(3)爆发: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发动起义。次日占领武昌。

(4)结果eq\b\lc\{(\a\vs4\al\co1(①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②宣布“五族共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

(5)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2.中华民国的建立

(1)时间:1912年1月1日。

(2)概况: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

(3)性质:中华民国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4)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时间:1912年3月颁布。

②内容eq\b\lc\{(\a\vs4\al\co1(a.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及国民的基本权利。,c.规定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

③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④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3.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结局eq\b\lc\{(\a\vs4\al\co1(①1912年2月,宣统帝退位,清朝结束。,②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性质: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功绩eq\b\lc\{(\a\vs4\al\co1(①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③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④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考点二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选修4)

1.早期思想转变

(1)从“医人”到“医国”。

eq\a\vs4\al((2)从改良,到革命)eq\b\lc\{(\a\vs4\al\co1(①1894年,孙中山写了《上李鸿章书》,主张改良,发展近代民,族资本主义。,②上书失败后,决心以武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③1894年11月,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2.创立革命政党: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3.制定革命纲领

(1)孙中山将同盟会宗旨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即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革命学说的核心内容。

(2)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孙中山以俄为师,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包括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在内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4.领导辛亥革命

(1)孙中山反清的主要形式是组织革命团体、坚持武装斗争。

(2)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把起义的重点定为两广地区。

(3)1906年,孙中山主持制定《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

(4)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5.维护民主共和

(1)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全力倡导民生主义,从事实业救国。

(2)“宋教仁案”发生后,号召武力反袁,掀起“二次革命”。

(3)“二次革命”失败后,组建中华革命党,继续领导反袁斗争。

(4)反袁护国运动胜利后,又倡导护法运动,捍卫共和国的象征——《临时约法》和国会。

(5)1920年,孙中山于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掀起第二次护法运动。

(6)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总结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探索中国革命的真理,完成了《建国方略》一书。

6.促进国民革命

(1)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2)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同意接受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3)取得了收回部分“关税”斗争的胜利,给帝国主义者以沉重的打击。

(4)联合中国共产党,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7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