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4
3
附件1
拟征求意见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
序号
酶
来源
供体
1.
果糖基转移酶(又名β-果糖基转移酶)
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
—
二、扩大使用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序号
名称
功能
食品分类号
食品名称
最大使用量(g/kg)
备注
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被膜剂
04.01.01.02
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04.02.01.02
经表面处理的新鲜蔬菜
dl-酒石酸
酸度调节剂
05.02
糖果
18.0
以酒石酸计
可溶性大豆多糖
增稠剂
15.02
配制酒
5.0
—
亮蓝
着色剂
04.03.02.03
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
0.025
以亮蓝计
磷酸
酸度调节剂
13.01.03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
1.0
即食状态,最大使用量以磷酸根(PO43-)计
柠檬黄
着色剂
04.03.02.03
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
0.1
以柠檬黄计
乳酸链球菌素
防腐剂
04.02.02.03
腌渍的蔬菜
0.5
—
04.02.02.04
蔬菜罐头
04.03.02
加工食用菌和藻类
07.01
面包
0.3
07.02
糕点
PAGE6
5
附件2
拟征求意见的食品添加剂相关背景材料
一、果糖基转移酶(又名β-果糖基转移酶)
(一)背景资料。
米曲霉来源的果糖基转移酶(又名β-果糖基转移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日本厚生劳动省允许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二)工艺必要性。
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用于生产低聚果糖。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1886.174-2016)。
二、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一)背景资料。
单,双甘油脂肪酸酯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允许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表A.3所列食品类别除外)。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不需要设定。
(二)工艺必要性。
该物质用于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食品类别04.01.01.02)和经表面处理的新鲜蔬菜(食品类别04.02.01.02),发挥被膜剂作用。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单,双甘油脂肪酸酯》(GB1886.65-2015)。
三、dl-酒石酸
(一)背景资料。
dl-酒石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允许用于面糊、裹粉、煎炸粉、油炸面制品、固体复合调味料、果蔬汁(浆)类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碳酸饮料、风味饮料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糖果(食品类别05.02)。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日本厚生劳动省等允许其作为酸度调节剂用于食品。
(二)工艺必要性。
该物质作为酸度调节剂用于糖果(食品类别05.02),调节产品的口味。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dl-酒石酸》(GB1886.42-2015)。
四、可溶性大豆多糖
(一)背景资料。
可溶性大豆多糖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允许用于脂肪类甜品、冷冻饮品、大米制品、小麦粉制品、淀粉制品、方便米面制品、冷冻米面制品、焙烤食品、饮料类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配制酒(食品类别15.02)。日本厚生劳动省允许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
(二)工艺必要性。
该物质作为增稠剂、乳化剂用于配制酒(食品类别15.02),调节产品的口感。其质量规格应执行《可溶性大豆多糖》(LS/T3301-2005)。
五、亮蓝
(一)背景资料。
亮蓝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允许用于风味发酵乳、调制炼乳、果酱、凉果类、加工坚果与籽类、焙烤食品陷料及表面用挂浆、调味糖浆、饮料类、配制酒、果冻、膨化食品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食品类别04.03.02.03)。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允许其作为着色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12.5mg/kgbw。
(二)工艺必要性。
该物质作为着色剂用于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食品类别04.0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肥料中植物调节剂复硝酚钠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表.doc
- 广西地方标准《牛支原体肺炎防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表.doc
- 广西地方标准《生物降解化尸机处理病死猪的技术操作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 广西地方标准《生物降解化尸机处理病死猪的技术操作规程》征求意见表.doc
- 广西地方标准《水牛胚胎质量检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表.doc
- 广西地方标准《甜高粱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表.doc
- 广西地方标准《厌氧发酵池法处理病死猪的技术操作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 广西地方标准《厌氧发酵池法处理病死猪的技术操作规程》征求意见表.doc
- 广西地方标准《猪流行性腹泻防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表.doc
- 贵州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立项计划意见反馈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