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以及道教的基本要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修缘居士,精通奇门预测事业、学业、财运、官运、婚姻,生子择吉、起名改名、阴阳宅风水调整化解,学易十多年为您打开神秘之门解惑答疑。QQ/V信:1565627552

道德经以及道教的基本要义

道教尊老子的《道德经》为圣经,《道德经》之基本思想有:

????(1)主柔:道家一味守柔,居后不居先,谦退而不争;道德经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为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争。」因为老子的思想,是大同世界,人人守柔不争。(和平)

????(2)崇俭:「智士俭用其财则家富,圣人爱宝其神则精盛。人君重战其卒则民众,民众则国广,故曰:俭,故能广;」(老子)其意义与儒家之俭不同。

????(3)知止:「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故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可欲,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

????(4)去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然一经过度,即为种种罪恶之根源。但老子要人类生活,返乎太古的自然,初民之食,不过茹毛饮血,绝不及五味之美,与现代之豪奢。初民之衣,不过树叶兽皮,绝无五色之美与豪华。

????(5)主静:「致虑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老子)「安以久,动之徐生」(老子)曰安,曰久,曰徐,都是静。动之徐生,言动生乎静,以静态为动机,则其动自然中节。

????(6)希言:即沉默少说话,寡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能希言,故能不令而行,不言而为天下法。

????(7)外身:吾人以七尺之身,岂能一生忙碌,为衣食住而奔走,为子孙作牛马?道家主忘我,庄子主丧我,老子主:「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圣人不存我见,视人类平等,无私故能成其私,置其身于度外,故能疾病不入。

????(8)戒矜:骄矜为人生大害,老子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故「为而不矜,功成而不居」;「功成事遂身退,天之道。」道家无心于矜,根本用不着戒了。

????道家实入世济世之学,而非出世求仙之术,黄帝得之以战胜蚩尤,成汤得道家伊尹,而治;文王得道家姜尚,而王天下;老子李耳见周衰,乃西游流沙,骑青牛出函谷关以去。今函谷关尚有对联云:「未许田文轻策马,愿逢老子再骑牛」足为左证。且鬼谷之门,武有孙膑庞涓之韬略,文有苏秦张仪之才华;历代不乞人才。

????西汉初年,天下经过大乱,朝廷用黄老清净之术,以治天下,人民安乐,所以文景之治,比美三代,天下太平之治,然当时尊黄老之学,尚未与方仙道,发生关系;至淮南王刘安,始将老子学说,与方仙道牵合。「提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廿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后汉书光武十王传有:「楚王英晚节,更喜老学为浮屠」。东汉时以老子比佛,将老子与神仙合一,与佛陀同尊,民间有老子化佛之说,而道家乃日趋于宗教化了。宋徽宗宣和年间,诏佛归道,封佛为大觉金仙,菩萨改大士,罗汉改尊者,和尚改德,在道教中自成一派,叫仙佛合宗。迨张道陵出,成立道教,推戴老子为教主,以压倒儒教和释教。道陵并将古代巫祝道家神仙,合为一炉;包括医、卜、星、相、阴阳、方舆、五行,并以道德经为圣经,构成伟大无此之道教。故道教并非独善其身,而是兼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教至唐代最为发达,唐太宗李世民,尊李耳(老子)为其始祖,以玄学列入科学考试,令天下读书人皆习道德经;道教至此,遂如日丽中天,极一时之盛。至元朝至元十三年,封道陵三十六世孙张宗演为辅汉天师,为张氏世袭「天师」称号之始。明、清皆仍其旧,至民国十六年,张天师的封号始革除,其最后一世张天师,于民国六十七年仙逝于台湾,至今张天师正印及道具仍由其家人及台湾道教会保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修缘改运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