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排水暗管建设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桃园排水暗管建设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地方标准

《桃园排水暗管建设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一、目的意义

桃(PrunuspersicaL.)是蔷薇科(Rosacese)李属(PrunusL.)桃亚属(AmygdalusL.)多年生落叶果树,其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果实风味独特,汁液丰富,营养价值高,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应时鲜果。

江苏省桃栽培面积5万公顷左右,已成为种植面积最大的果树树种,品牌特色突出,虽然江苏桃产业种植效益较高,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在生产中逐渐显现出来。江苏省地处亚热带和温带的交界地带,气候高温多湿,雨水较多,平均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桃树又是不耐涝的树种,因此桃园排水是生产管理中的重点和难题。

目前,江苏省的桃树栽培以明沟排水的方式为主,对田间作业有较大的影响,已不适应集约化、机械化生产的需求。而采用暗管排水,地面平整,适合机械割草、机械开沟施肥、机械打药和机械辅助采摘等现代化作业方式,可节省大量劳动力。

二、任务来源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3年度第一批江苏省地方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苏市监标〔2023〕号)批准立项,由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负责起草。

三、编制过程

项目立项后按照任务书的要求,本课题组组织技术骨干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研究和制定了标准编制工作方案,开展标准的制定工作。

1.前期工作与储备技术

编制小组主要成员是江苏省桃产业体系高效栽培创新团队成员,项目负责人是江苏省桃产业体系的岗位专家,在桃高效栽培和现代化排灌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方面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近年来,编制小组研发和熟化了适宜在江苏地区应用的桃园暗管排水技术,为制定本标准奠定了基础。标准起草工作组成立后,项目组制定了工

作方案,明确了成员分工及时间节点要求。

2.资料收集与技术对比分析

标准起草工作组首先对《桃园排水暗管建设技术规程》相关的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相关技术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根据课题组前期研发成果和推广应用经验制定了整体方案。从2020年开始先后走访了无锡、新沂、盐城等地的桃生产企业和生产基地,调研和收集了标准相关的生产经验。期间,对标准涉及的生产技术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和对比分析,为标准的起草提供实践和科学依据。

3.标准起草和修改完善

根据课题组收集的资料、试验结果和调研数据,结合生产实践经验,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相关标准,于2023年1月初编制出《桃园排水暗管建设技术规程》草案。

四、主要内容技术指标确立

本标准主要规范了桃园排水暗管建设的工程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系统维护。技术指标的确立主要是依据试验结果、生产实践和专家意见。

1.工程规划设计

吸水管选用16cm或20cm的PE波纹管。与树行平行的方向布设,桃树行距6m及以下时,在行中间铺设1条吸水管;行距6m以上时,可铺设2条吸水管,每1ha铺设吸水管长度不少于1500m。暗管坡降在1.0‰~1.5‰之间。吸水管的外包滤料应具备较大的入渗及过滤能力,选择耐酸、耐碱、对农作物无害、对环境无污染且便于施工的材料,其稳渗系数应在土壤的10倍以上。并且应控制成本投入,宜就地取材。铺设方式应为整管铺设。

集水管可根据汇流情况采用不同直径,一般选择25cm及以上规格。集水管铺设在吸水管较低一端,与吸水管相连,可利用园区原有排水沟渠铺设。单根集水管长度应不大于50m,若树行过长,可在树行中间位置铺设集水管,或设置二级集水管以汇集集水管中的水流。集水管通往水利设施,如沟渠、河道等。管道坡降在0.6‰~1.0‰之间。

2.暗管系统铺设

暗管铺设前应选取坐标原点,每条暗管的位置及坡降将通过原点和激光坡度仪进行确定,行间有排水沟时尽量选取排水沟的位置。利用开沟机按照设置的方向、深度和坡度进行开沟,然后将暗管放入沟内。实施过程中要保证暗管没有垂直性弯曲或挤压。吸水管放入沟中后,将提前准备好的滤料放入吸水管周围,滤料应均匀放入,最小厚度不

能小于设计值,保证将所有吸水管与土壤隔离,起到过滤作用。吸水管首端应露出地面不小于50cm,并采取防冻措施及管口螺旋盖保护措施。每个集水管与吸水管交汇的地方预留接口,吸水管管口应在集水管上方20cm以上,确保吸水管中的水顺利流入集水管。集水管较低的一端通往沟渠、河道等水利设施。在滤料放置之后,用开沟过程中挖出来的土分层回填,回填过程中应逐层压实。

五、与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编写过程中参考引用了以下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GB/T13663.2-2018《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2部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