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20 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 (共27张PPT)(含音频+视频).pptVIP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20 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 (共27张PPT)(含音频+视频).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飞来峰王安石

故事导入,激发情趣

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山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县城东武县(现在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诵读:读准字音,感受韵律

要求:请结合书中的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感受韵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品味:赏析诗句,体会情感

要求:理解诗句意思,赏析诗句,体会情感。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我们大家要学习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了解作者

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了解作者

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今宁波)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途经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峰山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怕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线,自然是因为我站在最高处。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夫人,功名于我如浮云,在下一点也不稀罕”——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释义:比喻不把某事物放在眼里。

“邪臣蔽贤,犹浮云障之日也。”——陆贾《新语》“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比较:登高抒怀,感悟哲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鹊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齐声诵读,升华思想

多读书,立信仰,开视野,站得高望得远。为实现理想,不怕艰难,努力奋斗!

作业:拓展阅读,背诵积累

1.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歌;搜集有关王安石的诗歌读一读,再背诵其中喜欢的一首。2.根据“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意,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谢谢大家!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