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技术;
1、基本知识
2、传染源
3、传播媒介
4、疫情概述
5、疫情的处置
6、预防控制措施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我国于2009年发现的新发病毒
性传染病,由白蛉纤细病毒科班达病毒属,大别班达病毒(SBV,SFTSV)感染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发热、出血症状及多器官功能障碍。潜伏期一般1-2周,多为6-9天。
可通过基因突变和重组快速进化,病毒类无靶向治疗药物,重症患者病死率10%-40%,WHO列为优先关注的十大传染病之一。;
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带毒的蜱叮咬。也可通过接触患者血液、血
性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传播。但有50%的临床病例未报告明确的蜱虫叮咬史。
2011年就有人传人病例报道,韩国以及中国的江苏、山东、浙江、安徽、辽宁省等都有人传人的报道。
人群普遍易感。且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或疫苗。;;
单股负链RNA病毒,外有脂质双层包膜,表面有棘突。病毒基因组由大(L)、中(M)、小(S)三个片段组成,三个节段两端都存在保守的非翻译区。;
温度:对热敏感,60℃,30分钟可灭活病毒。4℃时,病毒感染
性在1周内可保持稳定;25℃时,物体表面的病毒在6小时内仍具有感染性;
紫外线:紫外线敏感,185uw/cm2,30分钟可灭活病毒。
对脂质溶剂或去污剂敏感,对强酸、碱、戊二醛、含氯消毒剂等敏感。酒精消毒剂与其他消毒剂联合使用,才能有效灭活。;
2010-2024年全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与死亡情况;
病例以散发为主,但存在地域聚集性
99%的病例集中在山东(29%)、
河南(23%)、安徽(21%)、湖北(14%)、辽宁(5%)、浙江(4%)和江苏(3%)7个省份。;
2024年至6月2日,全国共报告2226例,较2023年同期
(1389例)上升60%,报告发病率0.1579/10万;报告死亡病例84例,较2023年同期(64例)上升31%。死亡率0.006/10万。平均病死率3.77%。;;
病例数一般3月份开始逐渐上升,4月开始进入快速上升期,5-7月达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病例
主要集中在4-10月。;
45岁及以上人群占多数;男女性别比为0.7:1左右,女性多于男性;;;
潜伏期:1-2周左右
发热期(初期):38-40℃,持续1周左右;乏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浅表淋巴结肿大:腹股沟、颈部、腋窝等
多器官功能损害期(极期):消化道症状加重;出血表现;神经系统症状;多器官功能衰竭(MOF)
恢复期:大多数预后良好,但老年患者、既往有基础疾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的患者,预后较差。;
疑似病例:
具有下述流行病学史之一,且符合临床表现者。
1.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2.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
3.与感染的动物或确诊病例接触史。;;
·实验室检测;
1、初步核实信息
病例基本情况、流行病史(本地或外地)、发病经过、就诊情况、实验室检查(方法、标本情况)、临床诊断等
2、首例标本送省疾控复核
非抗凝血标本3-5mL(包括原初诊标本和新采集标本)。多个方法同时复核;
3、同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1)病例基本情况
年龄、性别、住址、职业等
(2)临床资料
发病经过、就诊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治疗、疾病进展、转归等;
(3)家庭及居住环境。
了解病例及其家庭成员情况、家庭居住位置、环境、家禽及家畜饲养、宠物饲养、蜱类孳生情况等
(4)暴露史及病例发病前活动范围。
发病前2周内暴露史,是否有蜱叮咬史。与类似病例的接触史,从事动物饲养、屠宰、售卖以及相关制品加工等活动史;了解宠物、动物感染情况及接触史。;
4、密接的判定
病例的陪护人员、从事临床诊疗的医护人员以及接触病例及死亡病例的血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人群进行密切接触者判定,进行健康告知;定期随访。
观察期为自最后接触日期后14天。;
5、开展溯源调查
(1)牛、羊等家养动物以及野生动物,采集家养动物、野生动物血清标本;
(2)游离蜱和宿主动物体表的寄生蜱调查;
(3)血清和蜱虫样本开展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溯源分析。;
定义:
聚集性疫情指2周内,在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出现1例及以上病例;(人传人情况)
或在同一村庄,或在同一山坡、树林、茶园、景区等地劳动或旅游的人员中,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共同暴露史);
1、人-人传播,重点关注密切接触者研判和管理;
2、蜱叮咬或暴露于共同环境,重点关注环境蜱媒控制、消杀;
3、暴露于感染动物或感染来源不明,应开展包括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小学生常见病防治课件.pptx VIP
-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原始社会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共29张PPT).pptx VIP
- 铝方通吊顶施工技术交底.pptx VIP
- DB23T1501-2013 水利堤(岸)坡防护工程格宾与雷诺护垫施工技术规范.pdf VIP
- 华为极简站点解决方案opm200.pdf VIP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下载.doc VIP
- MD290系列通用变频器简易手册.pdf
- 作业安全风险分析控制卡.doc VIP
- 2021电力建设工程劳务定额计价清单.pdf VIP
- 2025年中考历史真题完全解读(河北卷).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