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39.060CCSY88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5112—202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蚌埠玉器加工技艺
Protection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ProcessingtechniqueofBengBujadeware
2025-01-24发布2025-02-24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4/T5112—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蚌埠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蚌埠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蚌埠市文化体育旅游局、蚌埠市正东玉器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市玉雕传承创新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史靖宏、夏志强、苑晓军、张敏、唐刚、王胜、陈树樑、陈卫、梁挺、曹敏、朱芳草。
II
DB34/T5112—2025
引言
蚌埠玉器加工技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民族精神,是安徽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通过编制本文件,对玉器加工技艺进行系统的整理、记录并加以分类、评价、保护,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促进其在当代社会的创新和发展。
DB34/T5112—2025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蚌埠玉器加工技艺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蚌埠玉器的产品分类、加工技艺、评价、传承人培养、产品保护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的传统技艺——蚌埠玉器加工技艺的保护传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6552珠宝玉石名称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
蚌埠玉器加工产品按纹饰、器形可分为山子、器皿、人物、动物、牌子、盆景、插屏、屏风、玉璧等。
5加工技艺
5.1玉石品类
5.1.1适用于蚌埠玉器加工的玉石材料为翡翠、软玉、石英质玉、蛇纹石、独山玉、绿松石、青金石、孔雀石、大理石等。
5.1.2玉石材料名称应符合GB/T16552的要求。
5.2工艺要求
5.2.1选材
5.2.1.1依据质地、颜色、密度、透明度、硬度、产地、净度等来确定质量,依据玉石的大小、形状、裂纹等确定产品类别,合理使用玉料。
5.2.1.2材料感官特征的鉴定为在自然光下用目测、辅助光照、湿水等方法确定颜色、质地、光泽。
5.2.1.3材质鉴定见附录A。
5.2.2设计
DB34/T5112—2025
2
5.2.2.1设计造型
依据玉料特点设计造型,突出原料的质地、光泽、颜色等特质,充分展示玉质美。先画出纸样,然后在玉料上描绘图形。
5.2.2.2粗绘
制作前,根据大小、形状、裂纹等因素设计绘图,把造型、纹样绘在玉料上,形成毛坯。
5.2.2.3细绘
做出毛坯后,把细节绘在毛坯上。
5.2.3雕刻
5.2.3.1阴刻
单线条刻成花纹图案的加工技艺。阴刻的线条简洁、清晰、明快、拐弯圆润。手法为用碇类工具直接在玉器表面勾画出纹样的轮廓线,刻线凹痕于玉器表面。
5.2.3.2阳刻
相对于阴刻的加工技艺。刻画出的轮廓线高于玉器表面,又称“起线”,手法为用勾砲勾出双轮廓线后用轧碇磨去其余部位,使纹样凸现。
5.2.3.3双钩阴线法
在阴刻、阳刻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加工技艺。用两条并列的阴刻线来表现纹样。
5.2.3.4双钩阳纹法
在阴刻、阳刻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加工技艺。手法为先用薄口勾碇在玉器的表面沿纹样的外轮廓刻出两条并列的阴刻线,再用轧碇将纹样的两侧浅磨成斜面的浅沟,最后把中部两边的棱裹圆表现纹样。
5.2.3.5双钩碾法
用于雕刻仿汉代玉器的加工技艺。刻纹细如发丝,婉转流动,无滞迹。
5.2.3.6圆雕
为三维立体雕刻的加工技艺。包括“立体圆雕”“圆身雕”,多用于人物、动物等造型的雕琢。
5.2.3.7浮雕
在玉器表面雕刻出凸起纹样的加工技艺。在一定的平面上对纹样进行体积压缩,可多层次雕刻,也可单层次雕刻,雕刻的层次形成凹凸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5T 2166-2024杉木无节材培育技术规程.docx
- DB35T 2165-2024临时遇困台胞救助服务导则.docx
- DB35T 1589-2024雷电监测技术规范.docx
- DB34T4989-2025民用建筑运行碳排放计算标准.docx
- DB34T 60002-2025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技术规范.docx
- DB34T 5138-2025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指南.docx
- DB34T 5136-2025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运营服务规范.docx
- DB34T 5135-2025农业农村信息系统数据接口技术规范.docx
- DB34T 5132-2025皖事通办移动端服务建设规范.docx
- DB34T 5131-2025采煤沉陷区常见沉水植物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T 5111-2025商贸物流绿色配送要求.docx
- DB34T 5109-2025家政服务数字化平台数据管理规范.docx
- DB34T 5105-2025芹菜质量安全管控技术规范.docx
- DB34T 5104-2025韭菜质量安全管控技术规范.docx
- DB34T 5103-2025豇豆质量安全管控技术规范.docx
- DB34T 5102-2025巢湖流域农田面源污染防控技术指南.docx
- DB34T 5101-2025小麦田植保机械作业技术规程.docx
- DB34T 5100-2025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监测技术规程.docx
- DB34T 5098-2025陆基集装箱鲟鱼养殖技术规程.docx
- DB34T 5096.4-2025规模养殖场抗菌药使用减量化养殖技术规范 第4部分:鹅.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