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猜押古诗及文言文阅读
本二大题主要为古诗及文言文考察,古诗随机性较强,一般以唐诗为主要考察内容,重点考察学生对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间的对应,以及对细节的把握程度。文言文一般为人物传记,实词考察以课内实词课外文本的形式进行,文意理解会考察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把握细节,翻译的考点基本为课内实词,比较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一、
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下列对本诗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诗人的行程,点明了出发地和目的地,“渡远”“来从”表现出诗人外出游历的广阔空间感。
B.颔联描绘了船过荆门时所见的壮阔景色,“随”“入”二字用得巧妙,化静为动,使景物富有动态美。
C.颈联通过描写水中月影和天边云霞,展现了一幅美丽奇幻的画面,“飞天镜”“结海楼”比喻新奇。
D.尾联中“故乡水”指长江水,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水送自己远行,表意直白,缺乏韵味。
【答案】D
【解析】
【导语】这首《渡荆门送别》展现了李白诗歌的典型特征:雄浑的意境与细腻的情感交织。首联以空间转换开篇,颔联“山随平野尽”二句堪称炼字典范,将地理变迁转化为视觉流动。颈联的比喻极具李白式浪漫想象,月如飞镜、云似蜃楼。尾联“故乡水”的拟人手法含蓄深沉,恰恰体现了唐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追求。全诗在壮阔山水间暗藏乡思,刚健笔力中见婉转情致,完美呈现了盛唐气象与诗人个性。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鉴赏。
D.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水送自己远行,这种写法不是表意直白,而是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故乡水以人的情感,生动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韵味悠长。所以该项中“表意直白,缺乏韵味”的说法错误。故选D。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郑燮为官
①郑燮,号板桥,乾隆元年进士。知范县,爱民如子。绝苞苴①,无留牍②。公余辄与文士觞咏,有忘其为长吏者。调潍县,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②潍县民俗好讼,讼者多以细故③。燮日夜听断,曲直皆得,民无冤抑。有富人将以女许某生,既而负约。某生讼于燮,燮许退财而不许退婚。富人不得已,仍以女归某生。其断狱多类此。
③燮工诗画,诗宗陶、杜,画擅兰竹。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劳心民事,虽形体疲惫,亦无少懈。尝书一匾于斋中曰:“难得糊涂。”盖有所激也。
④燮居官十余年,清正廉洁,去官之日,囊橐④萧然,仅图书数卷而已。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之。
[注]①苞苴(bāojū):馈赠和贿赂。②留牍(dú):积压的公文。③细故:小事。④囊橐(nángtuó):口袋。
11.下列对句中画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阻之或:有的人
B.上有谴谴:谴责,责备
C.燮工诗画工:擅长
D.日事诗酒事:事情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A.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C.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D.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13.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燮在范县任职时,杜绝贿赂,不积压公文,闲暇时与文人饮酒赋诗。
B.郑燮在潍县遭遇饥荒时,未经申报就开仓放粮,使万余人得以活命。
C.郑燮处理诉讼案件时,不论事情大小,都能公正断案,百姓没有冤屈。
D.郑燮离开潍县时,带走了大量财物,百姓画像祭祀他以表感激之情。
14.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有富人将以女许某生,既而负约。某生讼于燮,燮许退财而不许退婚。
【答案】11.D12.B13.D
14.有个富人打算把女儿许配给某个书生,不久却违背了诺言。书生到郑燮那里告状,郑燮允许富人退还财礼但不允许退婚。
【解析】
【导语】这篇关于郑燮为官的文章,以简洁笔触勾勒其形象。从范县到潍县,通过他杜绝贿赂、开仓赈济、公正断案等事迹,展现其爱民如子、清正廉洁与断狱才能。兼及他诗画之工与疏放个性,多面呈现一位心系百姓、才艺兼备且坚守操守的古代官吏形象,文风质朴却感染力强。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D.句意:每天以作诗饮酒为事。事:从事,做。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