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第3单元第.pptxVIP

鲁人版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第3单元第.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课留侯论

诗海探珠 知能优化演练基础自主学案课堂互动探究美文佳作欣赏第6课留侯论

诗海探珠蝶恋花[宋]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这首词写初夏时节发生于一墙之隔的一次极为平常的遭遇,在略表惆怅与嘲讽之余,却引出妙理,发人深省。上片为时令背景。尽管柳绵将尽,春事不多,然而燕子低昂,绿水环绕,芳草丛生,透露出夏日初临的大自然的生机。下片是在如此明丽的环境中一个“多情却被无情恼”的小小插曲。墙里墙外的两种人本不相涉,但一方无情,一方多情,导致了一场感情风波。行人多情而佳人无情,“极有理趣”。

因为苏轼借此表达了某种人生哲理,行人与佳人的遭遇固属偶然。“多情却被无情恼”却有普遍性与必然性,在人与物、主观与客观的两者关系中是经常发生的。人们或许有过多次类似经验,由于不了解“物自无情而人自多情”,许多烦恼由是而起。然而无情是物的本性,多情是人的本性,它们始终是难以统一的。这首词写景、记事、说理均极自然,佳人、行人的插曲全如信手拈来,但一经慧光所照,寓庄于谐,就顿成妙解,发掘出其间的哲理内涵。这真是苏轼作诗词的一大本领。

01【思考】此词上片写了什么样的景色?作者表达了什么人生哲理?02【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基础自主学案

“见”通“现”,表现“毙”通“弊”,疲惫“卒”通“猝”,突然

形容词,错误动词,走过,经过动词,超过动词,责备形容词,过分,过于

动词,尽01形容词,优美的03动词,胜利02动词,胜过,超过04

010203040506070809名词,中间数量词,一会儿量词,指房屋的间数名词,间隙,空隙形容词,秘密地动词,隔离动词,离间动词,参与副词,表时间,有时,偶然

形容词,衰老副词,仍然名词,交情名词,表原因01连词,所以,因01名词作动词,向……低头02名词作动词,做奴仆03名词作动词,称王0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发怒05形容词作动词,保全06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折损

01富贵人家。02抱负。

值得珍爱。屈尊对人。

平时。

六、特殊句式①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___________②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____________③匹夫见辱______________④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____________⑤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_______________⑥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⑦而命以仆妾之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句判断句被动句被动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

文学常识走近作者见《后赤壁赋》中作者简介部分。资料链接北宋嘉祐六年(1061),苏轼25岁,在京城经欧阳修推荐参加制科考试,最后仁宗在崇政殿御试,苏轼入第三等(宋开国以来,入三等者只有吴育和苏轼两人)。

试前,苏轼献进策、进论各25篇,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留侯论》是进论中的第19篇。因为是一篇进献给皇帝的史论,目的在于向考官和皇帝显示个人才华以求取功名,所以写作时非常用心,是苏轼年轻时的重要作品之一。

课堂互动探究1.千百年来,多少古文家被《留侯论》超卓的立论所折服。当然,楚汉之争的胜败不仅仅在于忍与不忍的个人气质,还有社会经济和阶级矛盾等方面的重要原因。你从作者的立意中领悟到了什么呢?【提示】黄石公授书张良的故事,自《史记》以来,一向传为神话。以为这黄石公就是黄石的化身,世传为鬼物,古人认为这就是天佑汉诛秦,故汉兴秦亡。苏轼则摆脱了这一传统俗见,认为张良辅助刘邦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张良是一个志远才高的豪杰之士,他的志远才高,并不是神仙传书的结果,

而是与秦代卓有远见的隐者对他的指点所分不开的,这就扫除了传说中的神异色彩,从人事上来找原因。作者还进一步指出,授书只不过是个形式,主要是老人认为子房才能有余,但胸怀不够宽广,故以“倨傲鲜腆”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以砥砺其过人之节。所以后来秦始皇、项羽都不能轻易使他害怕或被激怒。本文立意之新,如沈德潜所说:“空际掀翻,如海上潮来,银山蹴起。”(《唐宋八家文读本》卷二十一)这不仅显露了作者不平凡的文学才华,而且还表现了一个政治家所具有的独特见地,颇能发人深思。

本文写了张良的几件事?用原文表述这几件事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提示】事件原文内在联系击秦帝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不忍反面都围绕“忍”正反对比受兵书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能忍正面教高祖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时“子房教之”能忍正面

文章在评论张良时写到荆轲、聂政、郑伯、勾践、秦始皇、项籍、高祖等历史人物,有何作用?【提示】写这些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