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竞赛试卷.docxVIP

四川省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竞赛试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竞赛试卷

----------------------------------------------------------------------------------------------------------------------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

一、正反义词

1.死——()

2.愿望——()

3.散——()

4.寻觅——()

5.起——()

6.贵——()

7.推——()

8.遨游——()

9.降——()

10.弱——()

11.西——()

12.格外——()

13.快——()

14.大——()

二、古诗填空

1.春眠不觉晓,()。——《春晓》孟浩然

2.(),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范成大

3.天门中断楚江开,()。——《望天门山》李白

4.小荷才露尖尖角,()。——《小池》杨万里

5.(),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卢纶

6.春色满园关不住,()。——《游园不值》叶绍翁

三、习俗填空

1.元宵节的花灯通常会有()、兔子等动物造型。

2.重阳节插的茱萸一般是()色的。

3.中秋节的传说除了嫦娥奔月,还有()等。

4.吃粽子时,配上(),味道更佳。

5.包粽子时,要先将糯米用()浸泡一段时间。

6.有些地方在元宵节会举办()比赛,大家一起包元宵。

7.新疆的古尔邦节,人们会宰牲、(),庆祝节日。

8.端午节有赛()的习俗,人们齐心协力划桨,场面非常热闹。

9.制作月饼的馅料有豆沙、()等。

10.清明节时,人们会吃(),它是用艾草等做成的绿色糕点。

11.春节时,人们会贴(),上面写有吉祥的话语,表达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12.清明节的习俗还包括荡秋千,秋千一般架设在()旁。

13.登高时,人们会带上(),以备口渴时饮用。

14.有些地方在中秋节会舞(),寓意吉祥。

15.赏菊时,人们会交流()的经验。

16.赏月时,人们会一边吃月饼,一边()。

四、拼音填空

1.他的脯(púfǔ)胸脯很厚实,他在店铺(púfǔ)里工作。

2.móguǐ()

3.chōutì()

4.sōují()

5.他的模(mómú)样和他爸爸很像,他经常模(mómú)仿他爸爸的动作。

6.他的涨(zhǎngzhàng)水了,他的脸也涨(zhǎngzhàng)得通红。

7.kǒngbù()

8.他的成绩差(chāchàchāicī)不多,这次被差(chāchàchāicī)遣去参加比赛。

9.他的埋(máimán)头工作,却因为一点小事被妈妈埋(máimán)怨。

五、诗集解释

1.“但使龙城飞将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期望?

2.“日长篱落无人过”为何白天篱笆旁无人经过?

3.“才了蚕桑又插田”体现了农民怎样的劳作状态?

4.“正是河豚欲上时”想象了怎样的画面?

5.“松下问童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哪些要素?

6.“轻舟已过万重山”体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7.“一片冰心在玉壶”用了何种比喻?传达了怎样的品格?

8.“彩丝穿取当银钲”孩子把冰块做成银钲,体现了他怎样的想法?

9.“红掌拨清波”中“拨”字展现出鹅怎样的动态?

10.“桃花潭水深千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1.“死亦为鬼雄”中“鬼雄”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

12.“忽闻岸上踏歌声”中“忽闻”有什么表达效果?

13.“半亩方塘一鉴开”把方塘比作什么?有何作用?

14.“慈母手中线”描绘了怎样的温馨画面?

15.“钟山只隔数重山”中“只隔”为何仍觉遥远?

16.“九州生气恃风雷”“风雷”比喻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期盼?

文档评论(0)

培训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文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18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