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湖北省鄂东南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模拟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共23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并将考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华美学精神”的重大命题,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摘自中共中国文联党组《让文艺点亮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材料二:
1913年,鲁迅先生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阐述了美术的目的与致用是“可以表见文化”“可以辅翼道德”“可以救援经济”。1928年6月,蔡元培先生在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公布的《国立艺术院组织大纲》中强调:“这个学校有三个任务:一是培养专门艺术人才;二是倡导艺术运动;三是促进社会美育。”在民族危难之际,作为革命家与教育家的蔡元培先生,将目光聚焦到新人的养成,聚焦到人之生活的建设,希望以美育代宗教,要以纯粹的美唤醒人心。
近百年过去了,我们的美育无论是知识上的扫盲,还是美学上的提升,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社会美育的意义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美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是修养之学,更是创新力量,需要以艺术创造、文化创新、社会美育来塑造民众的审美情趣,使之成为一种推动社会创新、实现共同富裕的能量。
美育是人文教育,面对的是人的精神和文化世界。当前,美育仍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中的相对薄弱环节。总体上,我们还应围绕中华美学精神与中华美育精神,加强对其历史生成、独特观念、丰富形态的深度研究,把握其精神实质和内涵,用中华美学和美育精神滋养青年一代:同时充分发挥美育的主导作用,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引领青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他们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与文化之美。
(摘自金一斌《以美育人以美成人》)
材料三:
主持人:美育之实古已有之,经由审美、美育的人类活动成果也深刻反映着时代美学的发展脉络。请结合中华美育传统和发展脉络谈谈中华美育精神中包含哪些重要内容?
王德胜:第一,突出本性涵养,强调培养良善之心,提升人的现实德性。在中国古代思想家那里,“美”包含着人的德性。孔子不仅主张“成人之美”,而且强调“《诗》可以兴”,即由美育而最终达致“成于乐”的本性涵养目的。中国古代乐教思想中包含了许多有关本性涵养的要求,《乐记》就明确肯定了音乐在感发人心、培养道德情感方面的特殊作用。而老子的“为无为”,强调涤除贪欲、成见和机心,同样体现了对人的本性涵养能力的极端重视。
第二,强调人格美培养,追求人格美的辐射效应。儒家的“君子”“圣人”,道家的“至人”“神人”“真人”“圣人”,都是有着特殊人格魅力和审美效果的理想型人格。孟子将人格修养归为“善”“信”“美”“大”“圣”“神”等由低到高、由内往外、由己及人的发展链条,主张存心养性、发挥善性,培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孕育“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老子认为圣人人格“光而不耀”,突显人格精神特有的审美效应。这种对人格美的重视,意在以人格激励方式培植人对完整生命的觉悟,突显了内在精神培养的现实意义。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中华美育精神以人格美“化人”的终极理想,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艺术把领悟艺术家人格精神当作一个核心传统。
第三,提倡由心灵改造通向人生乐境的寻获与感动。本性涵养、人格锻造,终是为了人在现实中调转心灵的方向,积极地发现和感受生机涌动、充满乐观活力的人生境界。因此,中华传统美育致力于通过个体心灵修习而实现现实人生的精神安顿。《论语·先进》中关于“曾点气象”的记载,即是如此。
王一川:中华美育精神传统,在当代美育中应当主要体现为与天文、地文和人文相交融的“文心”人格的养成。在这里,它可以透过儒家、道家和禅宗的美育精神得到具体呈现。这三种美育传统之间虽然略有差异,但总体精神是相通的,即都主张以人心去感应和顺应天地人之道,达成刚柔与仁义的和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五四学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新疆吐鲁番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素养调研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贵州省遵义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重庆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合诊断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十三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诊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