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摘要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化妆品中黄曲霉毒素G2、G1、B2、B1的方法。化妆品经70%甲醇提取并经免疫亲和柱净化,采用C18柱(2.1mm×100mm,1.7μm),流动相体系为2.0mmol/L乙酸铵甲醇溶液(含0.1%甲酸)和2.0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流速为0.3mL/min进行梯度洗脱,扫描方式为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黄曲霉毒素G2、G1、B2、B1线性关系均良好,相关系数不低于0.998。检出限范围为0.028~0.078ng/g。精密度及稳定性均良好,回收率85.0%~96.2%。该方法准确、高效,为化妆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提供了技术支持。
引言
黄曲霉毒素(AFT)是致癌性极强的一类霉菌毒素,它们种类繁多、结构不一,目前最常见的有黄曲霉毒素G2、G1、B2、B1,它们有极强的致癌和致突变特性,能够造成人体的肝、胆、肾、脾等内脏组织损伤。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谷物及产品、坚果和香料类产品中,特别容易在大豆、花生等农产品中产生,而这些农产品是重要的植物油脂来源。
作为一类常用的化妆品基础原料,植物油脂的作用非常大。植物油脂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憎水性薄膜,尤其是当气温下降时,憎水性薄膜可以减少皮肤表面水分蒸发,同时软化角质层,使之恢复弹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类化妆品中。同时,植物油脂也是一类良好的活性物质载体,在承载活性成分时,可使一些活性成分刺激性降低、功效增强。用于化妆品的原料植物油脂主要有棕榈油、橄榄油、霍霍巴油等,但近年来因市场降低成本的要求,其他常见植物油脂也开始应用于化妆品中。霉菌毒素污染是植物油脂存在的重要安全隐患,已成为威胁植物油脂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若油基类化妆品所用原料油脂被黄曲霉毒素污染,则可能造成此类化妆品中含有黄曲霉毒素。据报道,从8种不同类型的化妆品中检测出多种黄曲霉毒素,它们能经皮肤吸收,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然而,目前对于化妆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仍为空白,因此,亟需建立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用于化妆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黄曲霉毒素G2、G1、B2、B1结构类似,母核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区别仅在于A环是否为不饱和环、E环为五元环或六元环。目前用于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主要有ELISA法(酶联免疫法)、TLC法(薄层色谱法)、HPLC法以及LC-MS/MS法等。由于化妆品基质复杂,传统净化方式很难做到干扰成分的去除。免疫亲和柱法(IAC)是一种新兴的免疫色谱技术,它选用特异性结合的抗原抗体,根据其可逆结合特性提取目标化合物,有很好的净化效果。本文将免疫亲和净化柱法、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HPLC-MS/MS)结合,通过前处理及色谱-质谱条件的不断优化,建立了能够高选择性测定化妆品中的黄曲霉毒素G2、G1、B2、B1的方法,为化妆品的风险监测和后期监督抽验提供了科学的检验方法依据。
正文部分
1??实验部分
1.1??主要仪器与材料
1.2??溶液制备
1.2.1??标准系列溶液配制
精密量取黄曲霉毒素总量(G2、G1、B2、B1)混合对照品溶液适量,用甲醇稀释成一系列浓度的混合对照品工作液,具体浓度见表1。
1.2.2??样品溶液制备
准确称取约2.5g混合均匀的化妆品样品,置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20mL70%甲醇,涡旋3min混匀,室温下超声提取15~20min,6000r/min离心10min,移取4mL上清液,加入20mL含1%吐温-20的PBS溶液并混匀,然后将其全部转移到免疫亲和柱上,待样液流尽后,分别用10mL水洗涤免疫亲和柱两次。
1.3??色谱和质谱条件
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WatersACQUITYUPLCBEHC18(2.1mm×100mm,1.7μm);流动相:A:2.0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B:2.0mmol/L乙酸铵甲醇(含0.1%甲酸);柱温:30℃;流速:0.3mL/min;进样量:2μL。梯度洗脱程序见表2。
2??结果与讨论
2.1??线性范围、检出限与定量限
将4种黄曲霉毒素混合标准系列溶液进样,以4种黄曲霉毒素混合标准系列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定量离子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4种黄曲霉毒素的线性范围、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见表4。
2.2??日内及日间精密度
将黄曲霉毒素混合标准溶液重复进样6次,以6次测定峰面积考察方法的日内精密度,RSD范围为2.11%~2.63%;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连续6天进样,考察方法的日间精密度,RSD范围为1.78%~2.13%,具体结果见表5,该结果表明所建方法精密度良好。
2.3??稳定性
将黄曲霉毒素混合标准溶液按上述实验方法分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进展.docx
- 改性活性炭吸附甲醛的影响因素研究.docx
- 三维WO3rGO复合物的制备及光解水制氢性能研究.docx
- 气质联用结合化学计量学对中国白菊特征挥发性成分的研究.docx
- 吹扫捕集-气质联用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不同产地和品牌浓香型白酒鉴别.docx
- 气相色谱-嗅辨仪质谱联用法对龙井茶中差异标志物的高通量筛查.docx
- 气质联用自动化解析方法分析花生成熟期的挥发与半挥发性有机物.docx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药检测中的应用与发展.docx
-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中药半夏的药理作用分子机制.docx
- 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负载Ag@C的制备及在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甲硝唑的应用.docx
- 黑磷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传感中的研究进展.docx
- 二氧化锰基纳米复合材料电极在超级电容器应用中的研究进展.docx
- 五氧化二铌碳纳米管水系锌离子混合电容器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docx
- 生物质模板法制备Bi掺杂ZnO及其太阳光催化性能.docx
- 一种相对荧光发射强度标准物质的研制.docx
- 溶胶-凝胶法制备新型水系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0.44MnO2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ocx
- 超临界萃取的海星内脏油成分分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docx
- 大果木姜子油SFE-CO2萃取工艺及其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ocx
- 超临界CO2萃取对牛蒡子油脂及拉帕酚F的影响.docx
- 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艾叶挥发油成分.docx
最近下载
- 《现代家政基础》 项目六 现代家庭安全.pptx
- 高考思想政治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选必3 逻辑与思维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ppt VIP
- 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doc VIP
- 2025年中考复习必背外研版初中英语单词词汇(精校打印) .pdf VIP
- 年产55万吨环氧乙烷乙二醇车间环氧乙烷合成工段工艺设计.doc VIP
- 食堂食材配送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doc
- 临床常用200种常用中药饮片排名.docx VIP
- 德力西850W交流角磨机说明书.pdf VIP
- 2025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数学试卷.docx VIP
- 【完整升级版】电力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