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时14板块运动与火山活动
1.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
影响
内力作用
地球运动旋转能和引力能,以及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等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外力作用
主要是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
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
使地表趋于平坦
概念解读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指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照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外力地质作用互有联系,但发展趋势相反。
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名称: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如图中A为欧亚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而且每个大板块内部还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
(2)板块边界类型:图中M为消亡边界,N为生长边界。
(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
①图中a是两个大陆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②图中b、c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
③图中d是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了东非大裂谷。
回归教材读选择性必修1教材第34页图2-28“六大板块分布”,指出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所属的板块,并分别指出与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形成相关的板块。
答案属于印度洋板块。落基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而安第斯山脉则是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
3.火山活动与地表形态
(1)火山喷发:地球内部能量强烈的释放形式,岩浆喷出地表。
(2)火山喷发的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火山喷发类型
形成的地貌
实例
裂隙式喷发
熔岩物质往往形成宽广的玄武岩高原
美国哥伦比亚高原、印度西部高原
中心式喷发
常在地表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火山地貌
富士山、长白山主峰
没有破坏的火山口有时会积水成湖
长白山天池
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表所示:
板块运动
张裂
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边界类型
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形成裂谷或海洋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在大洋板块上形成海沟;在大陆板块上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等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等
图示
(2023·全国文综乙)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A.板块挤压 B.火山不断喷发
C.板块张裂 D.岩浆持续侵入
2.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
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
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3.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 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
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 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
[关键信息点拨]
根据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的经纬度,可知该地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山脉的西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西兰处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东侧板块向西侧板块不断挤压,地壳隆起形成南阿尔卑斯山脉。
该山脉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受板块挤压使其高度不断升高,受流水侵蚀作用使其高度降低。若山脉高度不断升高,说明内力作用影响超过外力作用影响;若山脉高度趋于稳定,说明内、外力作用达到平衡。
[地理原理再现]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写出板块运动的类型及形成的地貌。
答案①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形成海岸山脉、岛弧、海沟;②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形成高大的山脉、高原;③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海洋、大洋中脊(海岭)。
答案1.A2.A3.C
解析第1题,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东侧的太平洋板块向西侧的印度洋板块方向挤压,地壳隆起形成南阿尔卑斯山脉,故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选A。第2题,由材料可知,该山脉位于西风带,西坡是迎风坡,降水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河流发育,在溯源侵蚀作用下,源头即山脊线东移,选A。第3题,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说明目前内力作用强度大于外力作用。随山体升高,外力作用逐渐加强,内、外力作用达到平衡,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选C。
考向1通过“板块的分布”考查“区域认知”
读“板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 第二章 课时61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 第二章 课时6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 第二章 真题专练 .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三章 课时63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三章 课时64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三章 课时65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三章 课时66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章 课时56 区域及其类型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章 课时57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章 课时58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1讲 课时15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1讲 真题专练 .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2讲 课时16 风化作用与地表形态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2讲 课时17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2讲 课时18 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2讲 课时19 喀斯特地貌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2讲 课时21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2讲 真题专练 .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第四章 第2讲 课时24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讲义.docx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第四章 第2讲 课时25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讲义.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