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试卷.docxVIP

江西省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试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试卷

----------------------------------------------------------------------------------------------------------------------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

一、正反义词

1.赞美——()

2.近——()

3.缩——()

4.特别——()

5.英勇——()

6.憎恶——()

7.有——()

8.还——()

9.密——()

10.渐渐——()

11.赶紧——()

12.恨——()

13.矮——()

二、古诗填空

1.欲把西湖比西子,()。——《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沙暖睡鸳鸯。——《绝句二首》杜甫

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望天门山》李白

4.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杜牧

5.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朱熹

6.(),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贺知章

7.醉卧沙场君莫笑,()。——《凉州词》王翰

三、习俗填空

1.澳门的春节有()巡游,展示多元文化。

2.春节燃放(),传说可以驱赶年兽。

3.重阳节插茱萸,是把茱萸插在()或头上。

4.端午节人们会在门口挂(),据说可以辟邪驱瘟。

5.中秋节的习俗还包括猜(),增添节日乐趣。

6.夏至吃面,面条的种类有()、凉面等。

7.清明节的艾草具有特殊的(),可以驱虫。

8.重阳节要吃(),寓意步步登高。

9.重阳节插的茱萸一般是()色的。

10.端午节有些地方会给孩子的手腕、脚踝系上(),寓意吉祥。

11.元宵节要吃(),它是用糯米粉制成的,有各种馅料。

12.浙江绍兴的端午节有()习俗,人们划船在河上竞渡。

13.放风筝时,要选择()的天气,风筝才能飞得高。

14.陕西的春节有()表演,动作豪迈奔放。

15.制作月饼的模具上刻有()、花纹等图案。

四、拼音填空

1.我发(fāfà)现妈妈的头发(fāfà)变白了。

2.bōxuē()

3.他参(cānshēncēn)加了这次活动,还看到了许多参(cānshēncēn)差不齐的植物,其中有一些人参(cānshēncēn)。

4.wǔmèi()

5.老师在教(jiāojiào)室里教(jiāojiào)我们知识。

6.kǔnbǎng()

7.bōxuē()

8.xǐzǎo()

9.他的据(jūjù)点被敌人包围了,他据(jūjù)理力争,希望能突围出去。

10.他的劲(jìnjìng)头十足,在比赛中展现出了强劲(jìnjìng)的实力。

11.chèdǐ()

12.nuódòng()

13.dànshēng()

14.chèdǐ()

15.kūwěi()

16.jīxiè()

17.niàndao()

五、诗集解释

1.“千锤万凿出深山”描绘了石灰怎样的开采过程?

2.“九州生气恃风雷”“风雷”比喻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期盼?

3.“松下问童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哪些要素?

4.“也傍桑阴学种瓜”描绘了怎样充满童趣的画面?

5.“两个黄鹂鸣翠柳”描绘了怎样的生机画面?

6.“儿童散学归来早”儿童为何早早归来?

7.“飞流直下三千尺”运用了怎样的夸张手法?

8.“天光云影共徘徊”描绘了怎样的水面景象?

9.“童孙未解供耕织”写童孙不懂得耕织,有何作用?

10.“不要人夸好颜色”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11.“牧童遥指杏花村”“遥指”这一动作在诗中有何作用?

12.“夜深篱落一灯明”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与前文情感有何联系?

13.“绿阴不减来时路”描绘了怎样的沿途景色?

14.“独钓寒江雪”展现出怎样的意境?

15.“水光潋滟晴方好”描绘了西湖晴天怎样的美景?

文档评论(0)

培训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文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18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