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胜利 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的演变-狂犬病年会.pdf

孟胜利 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的演变-狂犬病年会.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的演变

孟胜利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2017-04-08杭州

关爱生命呵护健康

目录

一.狂犬病疫苗的发展历史

二.WHO曾经推荐的接种程序

三.WHO现在推荐的接种程序

四.接种针次减少的原理

五.暴露后接种4针的现实基础

一、狂苗发展历史

第一代狂苗

来源:JournalofIndustrialMicrobiologyBiotechnology(1997)18,340–347

第一代人用狂犬病疫苗的特点

主要为羊脑、兔脑、鼠脑,鸡胚和鸭胚生产

安全性差,里面可能存在不灭活的病毒

没浓缩,有效抗原含量低,保护效果差

未经纯化副作用大

神经组织疫苗可引起3‰~8‰的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接种的针次多达14-23针

第二代细胞培养的狂苗

暴露后免疫6-7剂;暴露前免疫2-4剂

来源:JournalofIndustrialMicrobiologyBiotechnology(1997)18,340–347

第二代人用狂犬病疫苗的特点

主要为细胞培养疫苗

安全性好

浓缩,有效抗原含量高,保护效果好

经纯化副作用小

暴露后接种针次减少到4-5针

二、WHO曾经推荐的接种程序

DEV:鸭胚疫苗HDCV:人二倍体细胞疫苗TC:组织培养疫苗PDEV:纯化鸭胚疫苗

PCECV:纯化鸡胚细胞疫苗RVA:吸附狂犬疫苗PEEV:纯化鸡胚疫苗CC:细胞培养疫苗

ID:皮内接种IM:肌肉接种

来源:C.E.Rupprechtetal./Vaccine27(2009)7141–7148

三、WHO现在推荐的免疫程序

来源:Lancet.2014Oct11;384(9951):1389-99.

四、接种针次减少的原理

根据临床试验结果进行接种程序优化

暴露后42天抗体阳转率100%

阳转率相同的情况下,接种针次越少越好

不同免疫方案抗体应答情况

接种3针后就可以产生足够抗体

来源:C.E.Rupprechtetal./Vaccine27(2009)7141–7148

不同免疫方案抗体应答情况

a:0,3,7天2剂,30和90天1剂,0.1ml/剂纯化鸡胚细胞狂苗

b:0,3,7天2剂,30和90天1剂,0.1ml/剂纯化Vero细胞狂苗

C:0,3,7,14,30和90天1剂,1ml/剂纯化鸡胚细胞狂苗

无论是哪种疫苗,哪种接种方式,30天抗体阳转率100%

来源:BullWorldHealthOrgan.2000;78(5):693-8.

免疫后42天内抗体变化情况

0,3,7,14,28各接种1剂

14天,42天抗体阳转率100%;42天抗体相对14天和28天没有提高

来源:Vaccine.2001Sep14;19(32):4635-43.

免疫后90天内抗体变化情况

注射的第4和第5剂狂苗并不能明显提高抗体水平

来源:BullWorldHealthOrgan.2000;78(5):693-8.

接种后180天抗体变化情况

第4和第5针不能明显提高抗体滴度

来源:C.E.Rupprechtetal./Vaccine27(2009)7141–7148

免疫后1年内抗体变情况

0,3,7,14,28各接种1剂

14天,90天抗体阳转率100%;42天抗体水平相对28天,没有明显提高

来源:Vaccine.2001Sep14;19(32):4635-43.

不同免疫程序1年内抗体变情况

来源:SoutheastAsianJ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医疗行业资料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疗行业资料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