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习俗》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端午节习俗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全国各地的人们会通过丰富多彩的传统活动来庆祝这个充满历史底蕴的节日。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寄托。本次讲解将带您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发展、各地特色习俗以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独特节日背后的文化意义和民族智慧。

节日名称的由来端五端在古代有开始、初的意思,五月的第一个午日,故称端五。这一称呼体现了古人对时间节点的特殊标记。重五因为这一天是五月初五,日月同为五,五五重叠,所以又被称为重五。古人认为这是阴阳交汇的特殊日子。端阳五月属阳,初五是阳日中的阳刻,阳气最旺,因此也称端阳节。这与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思想密切相关。端午节名称的形成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时间、节气的精准把握,也体现了华夏民族对宇宙规律的深刻理解。端字取开端之意,强调了这个节日作为夏季开始的重要标志。

端午节的起源龙的崇拜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对龙图腾的祭祀活动。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在古代被视为神圣的存在。每年五月初五,先民们会举行隆重的祭龙仪式,祈求龙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驱疫避邪在古代,五月被视为疫病多发的季节。为了驱逐瘟疫、避免灾害,人们在这一天会悬挂艾草、菖蒲,饮用雄黄酒,进行各种驱邪活动。这些习俗反映了古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观察和应对智慧。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防疫避邪的活动逐渐融入端午习俗,成为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渊源1战国时期端午节的最早文字记载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吕氏春秋》等古籍中有关于五月初五这一天特殊习俗的记载,表明该节日在当时已有一定规模的庆祝活动。2汉代汉代时期,端午节已成为重要民俗节日。汉代文献中有关五月五日蒲艾以祓除的记载,反映出端午节驱邪避灾的核心内涵。3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端午节的庆祝活动日益丰富,不仅有祭祀活动,还增添了饮食习俗和娱乐活动,端午文化开始全面发展。4唐宋至今唐宋以来,端午节逐渐成为全国性的重要节日,各种习俗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形成了现今我们所熟知的端午文化体系。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端午节已从单纯的祭祀活动发展成为融合民族情感、文化传承和娱乐庆典于一体的综合性传统节日。

纪念屈原说屈原生平战国时期楚国大夫、著名诗人政治理想主张富国强兵、重用贤才悲壮结局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最广为人知的端午节起源说法是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在得知楚国首都被秦军攻破后,悲痛欲绝,于农历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自尽。楚国百姓得知消息后,纷纷划船前往江中寻找屈原的遗体。为了防止江中的鱼虾伤害屈原的遗体,人们将粽子投入江中,以飨鱼虾。此外,还有人敲锣打鼓惊吓水中生物。这些活动逐渐演变成了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成为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

纪念伍子胥说496年出生年份春秋末期楚国人484年逝世年份五月五日被吴王夫差所害12年仕吴时间辅佐吴王阖闾、夫差除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外,民间还流传着端午节是为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而设。伍子胥本为楚国人,因家族被楚王所害,逃亡吴国。后来他辅佐吴王灭楚雪恨,但最终被吴王夫差所猜忌,被赐死于五月五日。传说伍子胥死后,吴王命人将其尸体装入皮革中抛入江中。百姓怀念伍子胥的功绩,便在五月初五划船寻找其尸体,并投放粽子祭奠。这一说法在江浙一带较为流行,也是端午节起源的重要民间传说之一。

纪念曹娥说孝女曹娥东汉时期浙江上虞人,年仅十四岁的孝女父亲溺水父亲曹盱在江中施法祭祀时不幸落水沿江寻父曹娥沿江寻找父亲五天不得投江殉父五月五日,曹娥投江殉父,五日后抱父尸体浮出水面在浙江上虞一带,端午节还与东汉时期的孝女曹娥有关。相传曹娥的父亲在五月初五江中施法时不幸溺水。曹娥沿江寻找父亲多日未果,于是在五月五日投江殉父,五天后抱着父亲的遗体浮出水面。当地百姓为纪念曹娥的孝行,每年五月初五都会举行祭祀活动和龙舟比赛。这一传说虽然流传范围不如屈原和伍子胥广泛,但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孝道的传统价值观。

祭祀水神龙神说龙神信仰龙为水神之首祈雨仪式祭祀龙神以求风调雨顺丰收祈福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龙舟竞渡模仿龙的形象和活力从人类学和民俗学的角度看,端午节很可能源于古代农耕社会对水神龙神的祭祀活动。在农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中国古代,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而龙则被视为掌管降雨的水神。五月正值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降雨对于农业至关重要。先民们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祭龙仪式,祈求龙神降下及时雨水,保证农作物丰收。龙舟竞渡就是模仿龙在水中游动的仪式性表演,通过这种方式激活水中的龙神,以求得水利丰收。

端午节发展演变先秦时期主要是贵族祭祀活动,以祭龙神、驱疫避邪为主汉唐时期逐渐普及至民间,增添诸多文化内涵和习俗活动宋元明清成为全民欢庆的重要节日,习俗丰富多彩现代发展被列入非遗名录,全球华人共同庆祝的文化节日端午节

文档评论(0)

157****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