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VIP

河南省开封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开封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7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每小题3分)

1.2021年10月,河南裴李岗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该文化遗址比仰韶文化还要早一千多年。考古学家发现遗址中有房基、灰坑、陶窖,还有石斧、石铲、石镰、石磨盘、石磨棒,据此可知,裴李岗遗址()

A.产生阶级分化现象 B.出现手工业专业分工

C.进入农业定居社会 D.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答案】C

【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裴李岗遗址中有房基、灰坑、陶窖,说明当时建造房屋、使用陶器,是定居生活,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裴李岗文化中存在可开荒用的石斧、翻地用的石铲、收割用的石镰、加工用的石磨盘、石磨棒,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工具已成系统,农业已脱离初始状态,据此可知,裴李岗遗址进入农业定居社会,C项正确;阶级分化与生产力发展导致贫富分化,从而产生了私有制等现象有关,材料无这些信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手工业专业分工,排除B项;据所学,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等现象的话,可以认为是具备国家初始形态,材料信息不能得出这些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2.春秋时期,齐国将商人集中安排在靠近市井的地方居住,“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货,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牛辂马,以周四方,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买贱鬻贵”。这一做法()

A.推动了商人群体的角色转变 B.导致了农耕经济的衰退

C.放弃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D.有利于增加国家的收入

【答案】D

【解析】负任担荷,服牛辂马,以周四方,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买贱鬻贵”可知了解市场,掌握市场情况,贱买贵卖,可以增加政府收入,D项正确;材料中仅提到将商人集中安排在靠近市井的地方居住,不能推动商人角色的转变,排除A项;这种做法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与农耕经济无关,排除B项;这一时期还没有形成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3.阎步克在《波峰与波谷》中指出:交替的“胡化”与“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意在说明魏晋以来()

A.民族融合促进官僚政治的成熟 B.民族融合加速门阀政治的衰落

C.民族融合奠定隋唐统一的基础 D.北魏孝文帝改革重振中华帝国

【答案】C

【解析】材料的落脚点在“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走出门阀政治”,是走出割据,“隋唐大帝国”是大一统政权,这意味着魏晋时期的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帝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官僚政治的成熟、门阀政治的衰落是材料的部分内容,A、B两项片面解读材料,排除A、B项;D项不符合史实,孝文帝改革并未重整中华帝国,而是为隋唐的强盛提供了条件,排除D项。故选C项。

4.宋人对修史工作和注解以“尊王攘夷”为主旨的儒家经典《春秋》给予极端重视。前者以欧阳修亲自撰修《新五代史》、司马光主持修纂《资治通鉴》为代表;后者以刘敞等学者为开端,刘敞对《春秋》各家传注的优劣持客观态度,“进退诸说,往往依经立义”。他们的做法旨在()

A.提高自己的社会声誉 B.扩大理学的政治影响

C.凸显宋廷的正统地位 D.宣扬经世致用的学风

【答案】C

【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宋人重视修史和重新注释儒家经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与辽和西夏对峙,强邻环伺,面临着维护政权正统地位的压力,所以利用史学和经学论证自己的合法地位,C项正确;修史和研究儒家经典确实能提高学者的名气,这是客观后果,并非他们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理学是在宋代形成的一种新的儒家学派,宋人修史客观上扩大了儒学的影响,但这也并非他们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他们的做法旨在维护宋的正统地位,并非宣扬经世致用学风,排除D项。故选C项。

5.万历九年(1581年),歙县县民项群控告休宁县民孙濠强占祖业。在争论土地产权时,孙氏以鱼鳞图册为主要依据,项氏则以钱粮票(万历年间官府发给纳税户的缴税凭证,含户内人口、财产信息等)为证据。最终徽州府衙判决孙濠败诉。由此可推知,当时()

A.赋役制度调整影响土地凭证法律效力 B.鱼鳞图册的法律地位已丧失

C.保障赋税征收是地方治理的首要任务 D.户籍管理松弛加剧土地纠纷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万历九年……在争论土地产权时,孙氏以鱼鳞图册为主要依据,项氏则以钱粮票(万历年间官府发给纳税户的缴税凭证,含户内人口、财产信息等)为证据。最终徽州府衙判决孙濠败诉”可知,万历九年的土地纠纷案件中,地方官员更加重视钱粮票的信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处于“一条鞭法”实施阶段,不仅推行钱粮票制度,即将户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