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3历年黑龙江省哈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docxVIP

2010-2023历年黑龙江省哈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2023历年黑龙江省哈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A.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B.韩非子的中央集权思想

C.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D.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

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材料、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虚静以统天下”及所学史实可推断出应该指的是老子的道家思想清静无为而治,因此A正确。“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可排除B。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和墨子兼爱思想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D。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2.(14分)随着高考的临近,高中的学习生涯即将结束,此前我们曾留下过多少不同的“第一课”。不同的第一课折射出不同时代观、价值观的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建国初期,与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一样,语文教科书也打下了苏联影响的深深烙印。语文教材第一课的课文是:“毛主席,像太阳,他比太阳更光亮。小兄弟,小姐妹,大家一齐来歌唱:太阳太阳永远光亮,我们跟你永远向上。’’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建国初期教肓的突出特点,说明其时代背景。(4分)

材料二?1958年伴随“大跃进”的形势,中国开始实施“教育大革命”。小学课本一年级第一篇是这样的:“爷爷六岁去放羊,爸爸六岁去逃荒。今年我也六岁了,公社送我上学堂。

(2)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并指出形成这种状况的主客观原因。(4分)

材料三?1978年,恢复工作的人教社推出的语文教材第一课是:我们热爱毛主席。1981年,修订后的入学第一课为:热爱共产党。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一课修订为:我是中国人。进入新世纪后,全国实行课改,不同省区开始使用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其第一篇课文主要有《人有两个宝》、《上学了》、《爱爸爸妈妈》等。

(3)材料三折射出怎样的时代变迁?对此你得出什么认识。(6分)

参考答案:

(1)“苏式标准(模式)”、鲜明的政治色彩;时代背景:新民主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向社会主义过渡(革命);一边倒(4分)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主要原因: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左”倾错误);三大改造及一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激发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两极对峙下经济建设的迫切性。(4分)

(3)变迁:文革影响,“两个凡是”(左倾错误)思想束缚;党抓住和平发展时机,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两极格局解体后,中国迈入市场经济体制并逐渐融入世界。(4分)认识:教育的变迁反映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或反映了社会的进步,淡化政治色彩,体现人性化的进步)(2分)试题分析:本题以新中国以来的教育发展为主题,考查阅读材料,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由“苏联影响的深深烙印”可知其具有“苏式标准(模式)”的特点,以及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时代背景可以结合新中国成立及相关的内政外交方面归纳即可。第(2)问,解题时需要抓住“1958年”,联系时代背景,在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时期,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原因需要从主客观方面归纳,如“左”倾错误、经济建设的迫切性、建国初期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等。第(3)问,解题时需要结合“1978年”的历史背景去归纳,从“两个凡是”到改革开放再到中国逐步融入世界;认识属于开放性试题,围绕教育的变迁与时代性的关系归纳分析即可。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的变迁及原因

3.中国的某一项科技成果问世后,国际媒体评论说:“今天的试验是对赫鲁晓夫的继承人的一次及时的提醒,即提醒他们中国已经决心通过它自己的力量在一切领域获得发展。”对此,陈毅元帅也说:“我这个外交部长腰杆硬了,气顺了。”这一科技成果应该是

A.中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研制成功

C.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天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由题干中“对赫鲁晓夫的继承人的一次及时的提醒”说明赫鲁晓夫已经不在职了,即可能发生在1964年或者以后,由“我这个外交部长腰杆硬了,气顺了。”说明与军事方面有关,综合分析备选项可知C符合题意,而ABD均不合题意。故选C。?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

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孟子曰:“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

文档评论(0)

飞升文化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各类考试咨询,试题解析,教育类考试,试题定制!

认证主体成都鹏龙飞升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6BC8DJ39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