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pdfVIP

中考: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拉「美洲独立动形势图

一.拉丁美洲独立动

1.拉丁美洲的范围: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主要殖民者:

西班牙、葡萄牙(巴西)

2.背景:①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②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

命的影响。

3.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

4.领导人:玻利瓦尔、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5•性质: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动

6.贡献:

①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利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成立了“大

哥伦比亚共和国”o

②圣马丁:领导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动。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背景: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2.原因:英国殖民者残酷的统治和经济掠夺。

3.时间:1857—1859年(19世纪中期)

4.导火线:涂油子弹事件

5.领导阶级:封建王公参与者:印度土兵(主力)、农民、手工业

6.英雄人物:章西女王

7.结果:失败

8.意义: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

识的觉醒。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俄国统一:16世纪初莫斯科公国建立统一俄罗斯国家,伊凡四世

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了专制统治。

2.背景:①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②农业和手工

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3.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4.学习方向:向西方学习

5.内容:①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

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②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

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③军事:创建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

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④文化: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⑤

社会习俗: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6.作用:

积极:①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

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

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7.性质: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二.废除农奴制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或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

1.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

3.时间: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4.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

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价钱

高出当时的地价。

5.意义: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

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

义的发展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和社

会的发展。

6.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第3课美国内战

林肯(1809—1865)

一.领土扩张(从东到西,东到大西洋,西到太平洋)

1.根本原因: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或

美国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

2.矛盾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

3.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

4.开始: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

5.转折:1862年两部法律文献的颁布:

①《宅地法》:满足人民对土地的要求;

②《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

奴隶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意义:调动了黑人奴隶

的积极性,扭转了战争局势。

6.结束:1865年,北方胜利

二.性质: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三.意义: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

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创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