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岳阳楼记》教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VIP

11《岳阳楼记》教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岳阳楼记

1.文化自信:了解作者,体会其旷达胸襟和济世情怀,学习古代仁人志士的精神。

2.语言运用:①正确认读和理解“浩浩汤汤、朝晖夕阴、骚人、霏霏”等词语;②了解有关文学常识;③积累文中的常用文言实词、成语和名言警句。

3.思维能力:①把握行文思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②学习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4.审美创造:欣赏、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画面美。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的江南三大名楼是哪三个呢?有哪些文人墨客在这些地方留下了诗词歌赋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江南三大名楼指的是: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得形象生动,令人神往;崔颢的《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人肺腑,让岳阳楼名震天下。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让岳阳楼名震天下的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岳阳楼记》。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他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之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任颍州途中病死。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写作背景:1045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目标导学二:梳理文言字词,疏通文义

1.请根据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2.积累文章中常见的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1)和:政通人和(和乐)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2)通:政通人和(顺利)北通巫峡(通向)

(3)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4)空: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

(5)一:一碧万顷(数词“一”)长烟一空(全)

(6)极:南极潇湘(至、到达)此乐何极(尽头)

(7)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8)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

【词类活用】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2)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细小)

【特殊句式】

(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

(2)属予作文以记之。(省略句)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判断句)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定语后置)

(5)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目标导学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尝试划分朗读节奏。

以第二段为例,标示节奏: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教学提示】

概述文言文节奏划分:①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②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须停顿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应停顿,动词与所带宾语、补语之间应停顿。④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总之,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就必须以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为前提,再根据朗读停顿的规律综合分析判断。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以达到充分理解文意的目的。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咱们通过朗读和翻译,大体上把握了文章的内容,今天咱们来细致地感受一下这篇千古美文的魅力。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划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内容。

明确:全文共5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2—4):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该部分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2):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

第二层(3—4):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

第三部分(5):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2.思考:本文围绕哪个字进行构思,并依据其对应的哪两句话进行内容叙述?

明确:“异”“览物之情,得无

文档评论(0)

琳萱备课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课件、教案、试卷等各类教学资源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