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_T2815-2017_羽绒羽毛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酶联免疫法_安徽省.docxVIP

DB34_T2815-2017_羽绒羽毛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酶联免疫法_安徽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1.020

DB34

Y76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815—2017

羽绒羽毛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酶联免疫法

MethodfordetectionofSalmonellaindownandfeather:Eu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815—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动植物检验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娟娟、陈雪娇、李云飞、宗凯、郑海松、余晓峰。

I

DB34/T2815—2017

羽绒羽毛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酶联免疫法

1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羽绒羽毛中沙门氏菌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品种、规格的羽绒羽毛及其制品填充料中沙门氏菌的检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基本信息

沙门氏菌(salmonella)为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短杆菌,(0.7~1.5μm)×(2~5μm)散在,

无荚膜和芽孢,(除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都具有周身鞭毛,能运动,大多数具有菌毛,

能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或凝集豚鼠红细胞。沙门氏菌具有复杂的抗原结构,一般沙门氏菌具有菌体(O)

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抗原(荚膜或包膜抗原)三种抗原,目前已知有2000多种血清型。

根据沙门氏菌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特征,或根据酶联免疫筛选的阳性结果挑出可疑菌落,

依据进一步的生化鉴定以及血清学鉴定的结果,对沙门氏菌进行判定。

恒温培养箱、冰箱、干热灭菌箱、高压蒸汽灭菌锅、均质器、振荡器、水浴锅、摇床、电子天平、

硝酸纤维素薄膜(0.45μm)、抽滤器、无菌锥形瓶、无菌塑料袋无菌吸管10ml(具0.1ml刻度)或

微量移液器及吸头、无菌培养皿、无菌试管、pH计或pH试纸、全自动免疫酶标分析仪、全自动微生

物生化鉴定系统。

缓冲蛋白胨水(BPW)、四磺酸钠黄绿(TTB)增菌液、亚硒酸盐胱氨酸(SC)增菌液、亚硫酸铋(BS)

琼脂、木糖蓝氨酸脱氧胆盐(XLD)琼脂、沙门氏菌属显色培养基、沙门氏菌O和H诊断血清、生化

鉴定试剂条、生化鉴定卡。

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的规定。培养基的配制见附录A。

1

DB34/T2815—2017

7

检验程序

见图1。

羽绒羽毛中沙门氏菌的检验程序

操作步骤

用无菌镊子和剪刀取出两个各12g样品,称量,精确到0.1g,放入烧杯中,每个烧杯加入1200

ml0.1%蛋白胨生理盐水,室温下,摇床摇匀(160rpm)或机械(加玻璃珠)搅拌3h,无菌纱布过

滤后混合滤液,取2000ml原始滤液,用过滤器经孔径0.45μm滤膜过滤,滤膜取下,放入装有100

mlBPW的均质袋中进行前增菌。36℃±1℃培养18~24h。

轻轻摇动培养过的样品前增菌混合液,移取1ml,转种于10mlTTB中,于42℃±1℃培养18~

2

DB34/T2815—2017

分别用接种环取增菌液1环,划线接种于一个BS琼脂平板和一个沙门氏菌属显色培养基平板(或

XLD琼脂平板)。于36℃±1℃培养18~24h(沙门氏菌属显色培养基平板)或40~48h(BS琼脂

平板)。

观察各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各个平板上的菌落特征见表1。

表1沙门氏菌属在不同选择性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选择性琼脂平板

BS琼脂

沙门氏菌

菌落为黑色有金属光泽、棕褐色或灰色,菌落周围培养基可呈黑色或棕色;

有些菌株形成灰绿色的菌落,周围培养基不变。

蓝绿色或蓝色,多数菌落中心黑色或几乎全黑色;

有些菌株为黄色,中心黑色或全黑色。

HE琼脂

菌落呈粉红色,带或不带黑色中心,有些菌株可呈现大的带光泽的黑色中心,或呈现全部

黑色的菌落;

XLD琼脂

有些菌株为黄色菌落,带或不带黑色中心。

沙门氏菌属显色培养基

按照显色培养基的说明进行判定。

用SC或TTB前增菌的混合液,可直接用于全自动免疫酶标分析仪进行初筛,初筛阴性可直接判

定未检出沙门氏菌,初筛阳性须进一步做生化鉴定。

初筛阳性的混合液用接种环划线接种于一个BS琼脂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d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