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思想品德主观题答题思绪与技巧;一、启示型
【设问形式】:“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或
“谈谈你体会”等
【解题方法】:这类题目重点是考查考
生能否从提供材料中悟出道理,得出体会,
受到启迪。回答这种设问题目时,应在对所
给材料进行认真分析、提炼基础上,从
中先归纳出材料所反应知识和道理,然后再
推论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答案要做到观点
与材料相结合。;例1、材料一: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是“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和联合国“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典范”。恭城县从推广沼气开始,逐步完善生态链条,创造了以养殖为重点,以沼气为纽带,以种植为龙头“猪---沼---果”“恭城模式”,走出了一条富裕路。
材料二:恭城县大岭山自然环境恶劣,山上都是石头,很荒凉。1991年,不向命运低头大岭山村民开始在乱石荒山上撬石坑种桃树。邻村人取笑他们说:“大岭山人穷疯了,连石缝也要撬。”可大家没有退缩,甚至大年三十还在山上苦干。如今,大岭山人在山上种下1200亩桃树,水果总产量达80多万千克,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900元。
请你利用学知识,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角度,谈谈上述材料给你启示。
答:(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
生产力。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走可连续发展之路。
(3)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促进
人和自然协调与友好。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力提倡和发扬艰辛创业精
神等。;例2、年9月5日,在新华社公布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名单中,以前志在必得A市没有出项在名单之列。近5年来,A市为提升城市形象,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在城市硬件建设等方面,已经投入数十亿元,把A市建设成了一座“令人耳目一新当代城市。”可A市软环境,即精神文明还没有得到有效处理。
该市是个含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而又环境优美地方。遗憾是,A市置辉煌文化传统不顾,以所谓重建伎俩活生生创造出一个娱乐城,低俗文化思潮取代了盛极一时传统文明。A市文明素质底下还表现在市民很多陋习上,如在公共场所抽烟和随地吐痰,司机和行人闯红灯、加塞、横穿马路、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随地可见。
你认为A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失利中能够得到什么启示?
答:①社会主义是全方面发展、全方面进步社会。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才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社会主义当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事业。在城市文明建设中不能只注意物质基础建设而忽略了市民素质提升。
③城市品位提升不能离开传统文化,要结合新时代和实践对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展。;例3、两年前,赵女士到某商场购物,因不满意所选商品要去其它商店购置,遭到商店售货员谩骂和殴打。赵女士见对方人多势众,只好忍气吞声。今年“五一”,赵女士又到这家商店购物,因售货员不找零钱与对方发生争吵。赵女士感到自己正当权益受到伤害,便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经调解,商店把多收钱退还给赵女士,并向赵女士赔礼道歉。
赵女士和商店两次纠纷不一样结果说明了什么?
答:①当自己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忍气吞声;
②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运使用方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正当权益;
③公民依法维权意识正在逐步增强。;二、评析型
【设问形式】:“你怎样对待这种观点?”、“请谈谈对……
看法”等。
【解题方法】:基本思绪——“是什么、为何、怎么样”。
步骤:A、找准行为;
B、行为定性(普通从法和德角度进行评价定性);
C、寻找依据(不正确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标准、
没有行使哪些权利、推行哪些义务……;正确行为——符合哪
些法律、标准、行使哪些权利、推行哪些义务……);
D、后果(正确行为——带来影响;不正确行为—
—危害);
E、应该怎样做。;例1、某地一对七旬老人,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没有经济起源,可他们含辛茹苦抚养成人两儿四女,却长久不论不问,老人要求儿子尽赡养义务,儿子却说,你女儿家里比我们富,让他们养活你们吧。老人找到女儿,女儿却说,我们已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