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01
DB34
B16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306—2018
水稻纹枯病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
TheIdentificationTechnicalSpecificationofRiceSheathBlightResistance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3306—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动植物检验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潜山市植物检疫保护
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铜陵市义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凤阳县植保站、含山县植物保护
站、铜陵三泉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凤阳县刘府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雨、杨雪、吴彩玲、张爱芳、谷春艳、臧昊昱、高同春、戚仁德、左言凯、徐
庚鸿、沈言根、刘守荣、吴正国、何其义。
I
DB34/T3306—2018
水稻纹枯病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纹枯病抗病性鉴定技术方法和抗病性评价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对水稻纹枯病抗性的田间鉴定和抗性评价,也适用于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
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情调查和抗性评价。
2鉴定方法
2.1
鉴定圃
鉴定圃选择在排灌方便,肥力水平中上等,常年发病较重的田块。
2.2播种
参与鉴定的水稻品种经过常规的浸种催芽后,播于鉴定圃内,并进行常规的肥水管理。播种时间依
鉴定地点和参与鉴定水稻品种的生育期不同作适当调整,以水稻拔节期后的3周内的日平均气温为
28℃左右为宜。
于秧龄30天时进行移栽:每个品种1行共10丛,株行距均为15cm,每10个品种之间安插
抗病和感病对照品种各一份。每个品种重复3次,品种间采用随机排列。在待鉴定品种四周插种至少5
行的保护行品种,株行距与参与鉴定的水稻品种相同。保护行品种选择高杆发病较轻的水稻品种ZH5,
以避免保护行发病过重影响参鉴品种的发病。
2.4.1肥水管理
鉴定圃的田间灌溉水管理与常规生产一致;接种前一周施尿素1次,用量为150kg/hm
2
。
参鉴水稻品种在全生育期内不使用杀菌剂,杀虫剂的使用根据病圃内害虫发生种类和程度而定,接
种前后避免施用任何药剂。
选用致病力强的AG-1菌株作为鉴定接种体;将AG-1菌株接种在PSA(马铃薯200g,蔗糖20
g,琼脂20g,水1000mL)平板上,于28℃下培养48小时后,用于稻秆接菌。
将长度为5cm左右的干燥稻秆,用2‰的蔗糖水煮透,装入克氏瓶中高压蒸汽灭菌(121℃,2h),
冷却至室温后,将PSA培养基上的病原菌用打孔器打成菌饼,并接种在稻秆上,在28℃培养箱中培养
15天左右,待秆上遍布菌丝和菌核时进行田间插秆接种。
1
DB34/T3306—2018
2.6接种
2.6.1接种方法
在水稻拔节期,将遍布菌核的稻秆插入参鉴品种,接种丛占50%,每丛基部插带菌稻秆5根,利用
株间的自然湿度使病菌迅速侵染、扩展。
2.6.2接种前后灌溉水管理
接种时田间不积水,接种后使田间保持薄水层,3~4天后观察稻株,待大部分稻株出现初期侵染
症状后,灌水保持5cm左右水层。
3病情调查
3.1调查方法
于水稻灌浆末期,调查接种丛及旁边各1丛,每丛随机调查5株,并按照3.3的分级标准记录
(参见附录A)。
3.2调查数据的取舍
当水稻的上部某一叶片(如剑叶)上具有纹枯病病斑,而其叶鞘以及以下2~3片叶未发病,则该
叶片上的病斑不作为病情记载,因为此病斑极有可能为叶片接触其余稻株发病部位而形成。部分可疑病
株(如可能由虫害或其它病害引起的病株)不记入调查结果,数据统计采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到小数点后
一位。
表1水稻成株期纹枯病调查分级标准
发病情况
植株叶鞘和叶片未见症状
稻株基部有少数零星病斑
病斑延伸到倒3叶(剑叶为倒0叶)
病斑延伸到倒2叶
病斑延伸到剑叶或全株枯死
A——病情指数;
B——各级病株数×各级代表值;
2
DB34/T3306—2018
C——调查总株数×9。
3.5
抗性评价
按公式(1)计算出参鉴品种的病情指数。再按表2的标准对参鉴品种的抗性进行评价。
表2水稻纹枯病抗性评价标准
病级
0级
1级
3级
5级
7级
9级
病情指数
抗性评价
免疫(I)
抗病(R)
中抗(MR)
中感(MS)
感病(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4_T3307-2018_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稻瘟病基因Pi1、Pi2的检测PCR法_安徽省.docx
- DB34_T3308-2018_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纯度检测分子标记法_安徽省.docx
- DB34_T3309-2018_科技成果评价技术成熟度评价要求_安徽省.docx
- DB34_T3368.3-2019_印制电路板中有害物质分析方法第3部分:多溴联苯及多溴二苯醚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_安徽省.docx
- DB34_T3368.4-2019_印制电路板中有害物质分析方法第4部分:铅和镉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_安徽省.docx
- DB34_T3368.5-2019_印制电路板中有害物质分析方法第5部分:汞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_安徽省.docx
- DB34_T3368.6-2019_印制电路板中有害物质分析方法第6部分:六价铬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_安徽省.docx
- DB34_T3369-2019_印制电路用覆铜箔层压板基材厚度测定方法金相法_安徽省.docx
- DB34_T3370-2019_印制电路板表面游离氯、溴的测定离子色谱法_安徽省.docx
- DB34_T3319-2019_宣纸耐破指数分级评定_安徽省.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