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模式研究
摘要:在2004年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的影响下,虽然有许多有利的方面,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要知道一个完整的国家助学贷款市场应该是由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共同组成的一个有序的开放式的市场体系:一级市场是指形成国家助学贷款借贷关系的市场,而二级市场是指国家助学贷款债权转让的市场.目前,对我国来说资产证券化是解决问题、完善市场、金融创新的重要选择,它具备了最基本的可行条件.当然,我国要想更好的进行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还需要建立良好的征信制度以及其它有利的保障制度。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可行性;必要性;风险;意义
Researchonassetsecuritizationmodelofnationalstudentloan
Abstract:Undertheinfluenceofthenewnationalstudentloanpolicyin2004,althoughtherearemanyfavorableaspects,therearestillsomeproblems.Wanttoknowacompletenationalstudentloanmarketshouldbecomposedofafirst-levelmarketandasecond-levelmarkettogetheranorderlyopenmarketsystem:Theprimarymarketreferstothemarketthatformstheloan-loanrelationshipofthestatestudentloan,whilethesecondarymarketreferstothemarketthattransfersthecreditorsrightsofthestatestudentloan.Atpresent,forourcountry,assetsecuritizationisanimportantchoicetosolveproblems,perfectthemarketandfinancialinnovation,andithasthemostbasicfeasibleconditions.Ofcourse,ifwewanttocarryouttheassetsecuritizationofnationalstudentloanbetter,wealsoneedtoestablishagoodcreditsystemandotherfavorableguaranteesystem.
KeyWords:Nationalstudentloan;Securitization;Feasibility;Necessity;Risk;Significance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2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3
1.3本文的框架结构 3
第二章助学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性? 4
2助学贷款证券化的条件 5
2.1具备可予证券化的\o目标目标资产条件 6
2.2初步具备具有相当的\o市场市场条件 6
2.3基本具备证券化的政策、\o法律环境法律环境 6
2.4具有国外的成功实践和国内的探索 6
第三章助学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 6
3.1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有利于商业银行的\o市场化市场化改革 6
3.1.1增强了\o贷款债权贷款债权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6
3.1.2提高\o银行资本银行资本的充足率和利用率 6
3.1.3优化了银行资本\o负债结构负债结构,降低了\o利率风险利率风险 6
3.2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有利于减轻国家财政和高校的负担 6
3.3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有利于优化社会\o信用环境信用环境 6
第四章助学贷款证券化存在的风险 6
4.1交易结构风险 6
4.2信用风险 6
4.3利率风险 6
第五章助学贷款证券化的意义 6
5.1缓解国家助学贷款资金不足的矛盾 6
5.2促进\o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转换\o经营模式经营模式 6
5.3增加\o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投资工具 6
结论 6
致谢 14
参考文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