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东北三省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

2025届东北三省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尔滨师大附中2025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

实验中学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

1.位于成都平原的广汉三星堆祭祀遗址出土的青铜尊、罍等酒器是典型的商文明器物,但出土的青铜人像、

青铜面具等文物,在其他商代遗址中并未出现过。这反映了()

A.早期国家认同已初步形成B.商文明开始影响长江流域

C.各地区文明相互交流碰撞D.多元一体的文明发展特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位于

成都平原的广汉三星堆祭祀遗址出土的青铜尊、罍等酒器是典型的商文明器物,但出土的青铜人像、青铜

面具等文物,在其他商代遗址中并未出现过”结合所学可知,三星堆文明出土了商文明的典型器物,体现

了与商文明的一体性;同时又有独特的青铜人像、青铜面具等文物,体现了文明的多元性,很好地反映了

多元一体的文明发展特征,D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的是三星堆文明文物的特点,未涉及早期国家认同相关

内容,排除A项;虽然三星堆出土了商文明典型器物,但仅从这一点不能得出商文明“开始”影响长江流

域的结论,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题干只是表明三星堆文明与商文明有一定联系,以及自身的独特性,

并没有体现出“各地区文明相互交流碰撞”的广泛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

2.如表为岳麓秦简和《汉书》中记载的相关制度。据此可知,秦汉时期()

秦西汉

第1页/共17页

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黔首或事父母孝,事兄姊忠敬,

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推荐标准亲弟(悌)兹(慈)爱,居邑

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里长老率黔首为善。

勿徭戍。以十月赐酒肉。

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推荐方式(率)之千户毋过上一人。

率其意以道民焉。

A.户籍管理制度完备B.政府关注社会稳定C.治国理念得到延续D.察举选官普遍推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

根据材料“居邑里长老率黔首为善”“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可知,秦汉

两代政府注重对基层官员选任,根据民众意愿推举有德行能教化乡里的人充任基层官员,起到维护秩序稳

定的作用,B项正确;根据材料“推荐标准”“推荐方式”可知,主要描述的是对基层官员的推举制度,

与户籍制度无关,且“完备”说法夸张,排除A项;结合所学,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汉初采用“黄老”

思想,汉武帝时期确立儒学为统治思想,“延续”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对基层官员的推

举,“普遍推行”说法错误,且察举制是汉武帝时期的选官制度,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在井田制、均田制等“份地制”下,政府不向各户或各丁发放纳税通知。但唐中后期,政府会预先下发

纳税通知,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榜示”,在此榜上明细各户交纳赋役的数目;另一种是向各户或各

役发放的“纳税通知”。这一变化反映了()

A.租佃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B.赋役制度进行较全面的改革

C.各户不明确应纳赋役的数目D.统一的户籍和地籍制度出台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政府

不向各户或各丁发放纳税通知。但唐中后期,政府会预先下发纳税通知,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榜示’,

在此榜上明细各户交纳赋役的数目”结合所学可知,唐中后期(如两税法改革)确实对赋役制度进行了重

大调整,强调按户或按资产征税。发放纳税通知是改革的一部分,体现了征收方式的规范化和透明化。符

合题意,B项正确;租佃经济与题干无关。题干讨论的是赋税征收方式的变化,而非生产组织形式,排除A

第2页/共17页

项;题干明确提到“明细各户交纳赋役的数目”,说明各户是明确赋役数目的,排除C项;户籍和地籍制

度是征税的基础,但题干强调的是“通知”环节,而非户籍或地籍本身。这一选项过度引申,未直接体现

题干的核心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4.975年,宋太祖下诏“商人以生药度岭者免算”,使得岭南“始知方药”;又因“琼州言俗无医,民疾病

但求巫祝,诏以

文档评论(0)

175****9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