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A10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VIP

安徽省A10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10联盟2024级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通过块范法铸造青铜礼器,是中国青铜时代最为突出的技术特征,迥异于西亚和欧洲大陆以锻造和失蜡法为主制作兵器、工具、装饰品和雕塑的传统。块范法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是中国青铜时代占统治地位的金属成形工艺。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铜铃是目前已知最早使用复合范铸型制作的铜器。所谓块范法,是指将金属液倾入预先制好的分块组合铸型中,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几何形状和物理化学性能的器件的工艺。经烘烤的铸型一般是由范、芯以及芯撑组合而成的带有内部空腔的封闭实体,空腔即为待铸物体的形状。因其焙烧火候通常不高,故称作泥范(泥型)。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安阳市殷墟等铸铜遗址均出土大量泥范、炉壁以及其他铸铜遗物,是研究块范法重要的实物资料。

块范法典型的工艺流程包括造型材料的选择和制备;铸型(模、范、芯)的设计和制作;铸型的干燥、焙烧和装配;合金的熔化、浇注;以及铸后加工等等。其中,范的选择和处理工艺非常关键,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开始,即已开始采用一种特殊的低粘土、高粉砂、多孔的造型材料,目前认为可能是经过分选、淘洗的生土添加一定量的羼和料经练泥、陈腐等一系列处理后制成。铸型的具体做法是先制作模,然后用泥片从模表面翻制成块范,从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分范,将翻制好的块范进行阴干、焙烧,并进行装配,与浇注系统组装成封闭的铸型。然后将熔炼配制好的青铜合金浇入预热的铸型,成形冷却后脱范,进行铸件清理,去除浇冒口、毛刺、飞边等。器物通常一次成形,但有时需要使用两次以上的浇注完成不同部件之间的连接,有时因为存在铸造缺陷或者使用形成的破损和孔洞,还需要进行补铸。

块范法使用的时间很长,对后来的铸造技术影响深远。至今仍在各地使用的传统泥型铸造,就是块范法发展而来的。

(摘编自《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

材料二:

铜是人类最早认知的金属,用铜、锡、铅制作的青铜成为人类最早大量生产和使用的金属。丹麦考古学家克里汤姆森按石器、青铜、铁器三个时代陈列古物展览,成为划分古代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最直观且广为接受的方式。

青铜器在古代中国的发达是因其作为礼器的性质。青铜具有硬度大、熔点低、不易锈蚀、方便回炉重新利用等优点,是制作生产工具的上好材料,但我们的先人却很少制作青铜生产工具,而是钟情于祭器和礼器,如鼎、觚、爵、簋等。实际上,用青铜觚饮酒并不比陶觚更加实用,但青铜觚耗费的资源和人力巨大,是象征社会财富和地位的奢侈品。巨大的社会需求使青铜器的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并在早期国家系统下形成标榜社会等级的器用制度。殷墟墓葬中常常可见觚、爵等成套酒器,两周时期出现更多的鼎与簋。如果说商周时期是古代中国礼制传统的形成阶段,青铜器则是当时礼制最突出的物化形式。

至于古代中国何以独独钟情于饮食器皿,除了宗教原因之外,可能还和饮食传统相关。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粮食作物以稻、粟为主,造就了烹煮的饮食方式,进而催生出发达的陶器手工业。陶器的器物类别和烧制陶器所掌握的高温技术,都对其后青铜器的生产有着重要影响。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等文明的雕像等宗教性物品具有礼仪性,多为石制品。虽然这些地区也有年代很早的青铜雕像,如古埃及第六王朝帕皮一世的全身像、阿卡德国王头像等,但数量极少。西方饮食以烧烤为主,无须大量使用生活器皿,青铜器生产的文化传统和社会需求均不明显。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中西青铜器不同的技术系统。在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及其后续的希腊、罗马文明时期,青铜器的制作技术主要是锻制和失蜡法。前述古埃及帕皮一世及其子的全身像系锻制而成,而阿卡德国王头像则为失蜡法铸造。上述方法特别是空体失蜡法,为其后爱琴海地区发达的青铜人像雕塑奠定了技术基础。

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复杂,装饰繁缛精美,西方学者一度认为,非失蜡法不能完成。实际上,以块范法铸造成形、辅以铸接或焊接技术连接不同部件,是商周时期青铜器采用的、在青铜时代各文明中独树一帜的铸造技术。商周青铜器多是带腹、足的容器,其造型多为规整、对称的几何形,块范法范型有拼合、规整成形的技术优势,为这些容器的大批量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块范法铸造还是最适合于青铜器装饰的技术。从操作上说,块范法铸造在制范时就可以完成青铜器纹饰的制作,装饰的实施得以从青铜转换到泥土上,大大降低了装饰难度,并为复杂、多层次的装饰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商周青铜器的平雕纹饰不仅有主次、疏密不同的层次,而且经常使用半浮雕、全雕等手法,将范铸和连接技术发挥到极致。此外,青铜器铭文与纹饰制作方法相近,商周青铜器也因之铸有大量艺术性极高的铭文。与中国古代青铜器技术系统相反,用锻制和失蜡法制作青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一线教师,熟知考情与学情,致力于提供优质文档资源,服务更多教师与学生。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