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01
CCSB05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718—2020
扬子鳄栖息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fecologicalrestorationfortheChinesealligators’habitat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3718—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安徽师范大学共同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安徽师范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方、吴孝兵、聂继山、汪仁平、马晓燕、蒋宣清、吴荣、孙四清、金莹莹、
晏鹏。
I
DB34/T3718—2020
扬子鳄栖息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扬子鳄(Alligatorsinensis)栖息地生态修复的技术路线、地点选择、环境容纳量、
水源、水体处理、地形塑造、植被修复、食物链修复、修复工期选择、修复工程验收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扬子鳄栖息地生态修复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34/T1815扬子鳄饲养繁殖通用技术标准
DB34/T2831湿地植被修复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扬子鳄TheChinesealligator
系爬行纲(Reptilia)、鳄目(Crocodylia)、短吻鳄科(Alligatoridae)、鼍属(Alligator)
物种。体长约150cm,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扬子鳄生活环境中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总和。根据扬子鳄现有栖息环境,其栖息地分为以下类型:
对扬子鳄栖息环境中的水体、地形、食物链以及植被等进行修复,以扩大现有栖息地面积、提高栖
息地质量。
1
DB34/T3718—2020
生态修复技术规程制定
选择扬子鳄适宜生存的区域
制定生态修复方案
水体处理
地形塑造
植被修复
食物链修复
塘口营造+廊道
构建
岸线管理+岛屿
营建
水域植被修复+
陆地植被修复
生产者修复+消
费者修复
地点选择
扬子鳄栖息地生态修复区适用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带。
场地选择
土壤坚实系数为0.6~0.8,土壤类型包括红壤土、黄棕壤土、潮土、水稻土等。
6环境容纳量
1条成年扬子鳄正常生活约需0.2hm2的水陆面积,根据栖息地可利用面积及环境因子确定该区域
2
DB34/T3718—2020
7.2水质
水质要求无污染、中性或微酸性;栖息地水系入口区须进行湿地净化处理,避免农田灌溉水系直接
汇入栖息地。
8
水体处理
8.1
水位控制
利用溢水口与深水区、及浅水区塘底高程差控制水体水位,深水区常水位深度应在2m左右,浅水
区最低水位0.5m~1m。
8.2水域面积
修复后水陆面积比为水域面积(塘口水面和湿地):陆地面积≈2:3。
8.3
塘口营造
8.3.1
塘体深度
塘体深水区和溢水口高程差≈2m,满足塘体深水区常水位≈2m要求。
8.3.2
塘底
塘底坡度应平缓。
干扰强度较高的塘口须设置至少3m宽的生态屏障,可采用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日本珊
瑚树Viburnumodoratissimum等植物营造。
9.1.1土质岛构建原则
土质岛面积大小和形状由修复区地形、地貌和水域面积大小确定,也可以不构建土质岛或利用半岛。
3
DB34/T3718—2020
土质岛斜坡需要兼顾扬子鳄登岛和营建洞穴需要,坡度应陡缓结合,斜坡坡比(高程差:水平距离)
应为1:1.2~1:2.5(图2)。
图2扬子鳄栖息地土质岛剖面示意图
9.1.5土质岛顶植被盖度
土质岛顶的植被盖度保持在60%~70%,须去除有刺的灌木。
9.1.6土质岛岸线处理
土质岛岸线常水位处须种植2行芦苇或多年生湿地草本植物(附录B)。
9.2塘堤
处于确保塘提(或水坝)安全的考虑,鉴于扬子鳄有在此营洞的可能,堤坝顶面宽度不少于5m。
塘堤植被修复见10.3。
栖息地沟渠之间、不同塘口之间营建沟渠型生态廊道,连接相邻水体并与栖息地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4_T3624-2020_玉铃铛枣栽培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3625-2020_青桐栽培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3626-2020_农产品追溯信息采集规范食用植物油_安徽省.docx
- DB34_T3568-2019_超导回旋加速器输运线磁体电源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_安徽省.docx
- DB34_T3570-2019_超导回旋质子加速器热阴极潘宁内离子源主体结构设计准则_安徽省.docx
- DB34_T3571-2019_大型超导磁体绝缘层电测试方法_安徽省.docx
- DB34_T3572-2019_大型超导磁体真空压力浸渍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3573-2019_超导技术低温传输线设计规范_安徽省.docx
- DB34_T3574.1-2019_聚变装置铁磁性系统结构设计准则第1部分:总体设计_安徽省.docx
- DB34_T3574.2-2019_聚变装置铁磁性系统结构设计准则第2部分:包层系统_安徽省.docx
- DB34_T3721-2020_荷花盆栽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3722-2020_林下西洋参培育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3724-2020_月季树嫁接育苗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3725-2020_中小企业创业培训服务规范_安徽省.docx
- DB34_T3728-2020_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指南_安徽省.docx
- DB34_T3730-2020_耕地损毁程度鉴定技术规范_安徽省.docx
- DB34_T3731-2020_淮北平原区农田排水指标_安徽省.docx
- DB34_T3732-2020_碾压式土石坝安全检测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3734-2020_建设项目节水评价编制指南_安徽省.docx
- DB34_T3735.2-2020_河长制决策支持系统第2部分:数据资源共享规范_安徽省.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