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探索地球表面(第2课时)(分层作业)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docx

4.1 探索地球表面(第2课时)(分层作业)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探索地球表面(第2课时)(分层作业)

【基础达标】

1.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数值关系是a>b>c>d,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地海拔小于乙地

B.甲地位于山谷

C.乙地可能发育形成河流

D.站在丙地不可能看到丁

2.下列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如图为象山县花岙岛的“海上第一石林”,其中的石柱或巍然挺拔、或斜倚横仆。该景观的形成除了内力因素外,还与多种外力因素有关,其中主要的外力因素是()

A.风力

B.海浪

C.生物

D.冰川

4.如图所示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山峰的海拔高度在600米以上

B.①②两条登山线路中,坡度较缓的是②

C.③所处的地形为鞍部

D.③④两个露营地点中,相对安全的是④

5.如图序号与山体部位名称相符的是()

A.①鞍部

B.②山谷

C.③山脊

D.④陡崖

6.外力作用使地表形态变得千奇百怪,小科在元旦假期游览了金华双龙洞,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震撼,这种溶洞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风的侵蚀作用

C.冰川的移动作用

D.流水的沉积作用

【巩固提升】

7.读图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的地形是,B表示的地形是。

(2)B、H两点中坡度较陡的是,判断理由是。

(3)乙山位于甲山的方向,测得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米。

(4)如果进行攀岩运动,适合在(填名称)处。

8.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呢?小宁用土豆、橡皮、记号笔、小刀等进行操作,如图所示。

(1)为尽可能减小误差,画线过程中需注意。

A.每块橡皮的高度相同

B.记号笔水平放置在橡皮上

C.绕土豆模型画出螺旋式上升的线

(2)步骤④中,俯视模型,若它代表一个山地地形,从(填“甲”或“乙”)地上山顶的路比较陡峭。

(3)为了把等高线绘在白纸上,接下来的操作是:用小刀切下山体,放在白纸上依次沿山体边缘描线。(忽略材料不理想带来的干扰)

【链接中考】

9.(浙江温州)如图是小明制作的地表形态变化的概念图,还有部分未完成。

(1)概念图中的“?”应填入的内容是。

(2)温州江心屿最初主要是由泥沙在瓯江下游沉积而成“江心屿的形成”可以放入概念图中的举例(填序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加微信wkl436858),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如遇课件中视频无法播放,请留言或私信,一定予以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43101132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7月2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