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中医医学科普.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冒中医医学科普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01中医认知基础02分型与诊断要点03治疗原则与方法04预防与调护策略05常见认知误区06家庭应对建议

01中医认知基础

感冒定义与分类标准感冒定义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以鼻塞、喷嚏、流涕、发热、咳嗽、头痛等为主要表现。01感冒分类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02

风为百病之长,常兼其他病邪伤人,是导致感冒的主要原因之一。风邪入侵,可导致毛孔疏开,引发感冒。寒邪易伤阳气,导致机体阴寒凝滞,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感冒。暑邪致病多发生在夏季,暑邪易伤津耗气,导致机体正气不足,易引发感冒。湿邪致病多缠绵难愈,湿邪困阻气机,影响脾胃运化,使得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引发感冒。外感六淫致病机理风邪侵袭寒邪侵袭暑邪侵袭湿邪侵袭

中医与西医概念差异01中医“风”与西医“病毒”中医所说的风并非指具体的病毒,而是指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感病邪。而西医所说的病毒是一种微生物,是导致感冒等疾病的具体原因。02中医“寒”与西医“细菌”中医所说的寒并非指具体的细菌,而是指一种具有寒冷、凝滞等特性的病邪。西医所说的细菌是一种微生物,与中医的寒没有直接对应关系。

02分型与诊断要点

风寒型典型症状患者自觉怕冷,加盖衣被或近火取暖仍感寒冷不缓解。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体温升高不明显,或仅有低热。体表无汗,或虽有汗出但汗出不畅。头痛明显,可连带身体其他部位疼痛。鼻塞严重,流出清稀鼻涕。咳嗽声重,咳出痰液清稀色白。

风热型辨证特征头痛且伴有咽喉肿痛。头痛咽痛鼻塞,流出黄色黏稠鼻涕。鼻塞流黄涕咳嗽声哑,咳出痰液黏稠色黄。咳嗽吐黏痰体温升高明显,可伴有面红目赤。发热重怕冷症状相对较轻,或仅感轻微恶寒。恶寒轻体表有汗,或虽无汗但皮肤潮红。有汗

身热不扬体温升高但不明显,或虽感发热但肢体沉重。恶寒头重怕冷且感觉头重如裹。肢体酸楚身体困重,四肢酸痛。鼻塞流涕鼻塞,流出黏腻鼻涕嗽吐痰咳嗽,咳出痰液黏腻不爽。05暑湿型特殊表现心烦口渴心烦意乱,口渴欲饮,但饮水不多。06

03治疗原则与方法

解表发汗基础方剂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适用于风寒感冒初期,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等症状。桂枝汤银翘散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适用于风寒感冒后期或风热感冒,恶寒轻、发热重、有汗、头痛、咽干等症状。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荆芥穗、淡豆豉、甘草,适用于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咽痛、口渴、鼻塞流涕等症状。123

穴位按摩外治疗法风池穴位于颈后区,枕骨下方,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按摩可缓解头痛、感冒等症状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是督脉的穴位,按摩可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按摩可缓解头痛、眼疲劳、感冒等症状。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掌骨与第2掌骨之间,按摩可缓解头痛、发热、咳嗽等症状。

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如粥、面条、蔬菜汤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姜汤、葱白粥、桂枝粥等,具有辛温解表、散寒发汗的功效。薄荷粥、菊花茶、银花露等,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感冒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黏滑等食物,如冰淇淋、油炸食品、糯米等,以免加重病情。药膳食疗配伍禁忌药膳食疗原则风寒感冒食疗方风热感冒食疗方食疗禁忌

04预防与调护策略

卫气固表防病原则适时增减衣物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0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降低病菌滋生。02增强体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抵抗病毒侵袭。0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体质辨识调理方案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等症状。调理宜辛温解表,如饮用姜汤、桂枝汤等。风热感冒气虚感冒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涕等症状。调理宜辛凉解表,如饮用菊花茶、银翘散等。表现为疲乏无力、气短懒言、容易出汗、感冒反复发作等症状。调理宜益气固表,如服用玉屏风散、黄芪口服液等。123

病后防复护理要点休息充足感冒后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01饮食调理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02避免再次感染感冒后身体免疫力下降,要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防止再次感染病毒。03

05常见认知误区

滥用清热解毒误区很多人认为感冒都是由于“上火”引起的,因此盲目服用清热解毒药物,反而可能加重病情。误认为感冒都是“上火”感冒有风寒、风热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感冒治疗方法不同,清热解毒药物并不适用于所有感冒。忽视感冒的多样性有些人一感冒就服用清热解毒药物,甚至长期大量使用,这样不仅容易损伤

文档评论(0)

bbx1850363513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