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李益《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阅读答案及解析
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
李益
北风吹雁数声悲,况指前林是别时。
秋草不堪频送远,白云何处更相期。
山随匹马行看暮,路入寒城独去迟。
为向东州故人道,江淹已拟惠休诗。
[注]①贾校书:即贾弇(yǎn),曾任校书郎。振上人:诗僧法振,作者诗友,当时居于“东州”。②江淹:南朝梁诗人,曾模仿惠休《怨诗行》而作《休上人怨别》。惠休:南朝宋、齐间诗人,原为僧。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风劲吹、大雁悲鸣,诗歌开篇便从触觉与听觉角度渲染出送别时的伤感氛围。
B.?诗歌第三句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采用了相同的手法。
C.?诗人认为,分别之后友人就会像浮云一样行踪不定,二人何处再相见难以预期。
D.?颈联描述诗人匹马独行返城时倍感寒冷
情景,烘托出与友人别后的孤独冷寂。
16.?学校微视频社团计划将本诗拍摄成一个短视频,将由你拟写第八句的视频拍摄脚本。请根据诗歌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完成下面表格。
分镜头脚本时长:20秒
场景
静夜拟诗
音乐特点
①
特写镜头
②
视频解说(可从内容、情感角度解说,不超过60字)
③
【参考答案】
15.D??
16.?①抒情低沉、略带伤感。
②李益提笔伏案写诗。
③江淹曾模仿惠休作诗,此时李益以江淹自比仿照振上人的诗创作,表现出对振上人诗作的赞赏与对他的思念。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D.“诗人匹马独行返城时倍感寒冷”错。颈联意思是,眼看友人远去,山峦随着马匹行进,天色已晚,道路延伸进寒冷的城池,而我还独自一人迟迟没有离去。“山随匹马”“路入寒城”写的是友人行为。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并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尾联“为向东州故人道,江淹已拟惠休诗”意思是,我已经有了像谢惠休那样的离别之情,我将告知东州的故友,诉说我心中的感慨。
①诗人要伏案写诗抒发对振上人诗作的赞赏与对他的思念,背景音乐应该是低沉抒情的,满含着思念之情、伤感之意,故可填:抒情低沉、略带伤感。
②“江淹已拟惠休诗”是写作者创作诗歌寄托离别之情,故特写镜头要展现诗人写作的过程,突出其专注的状态以及笔下的文字,从而强化观众对诗歌内容的关注,所以应该是李益提笔伏案写诗,故可填:李益提笔伏案写诗。
③视频解说,“江淹已拟惠休诗”表面上是写江淹模仿惠休创作诗歌,实则是此时李益以江淹自比仿照振上人的诗创作,故视频解说可以从内容上介绍李益写诗的背景、李益内心的情感、李益创作的诗歌内容;从情感上,借李益仿照惠休一样的振上人创作诗歌,表现出对振上人诗作的赞赏,也表现对友人振上人的思念之情。
【简析】
这首送别诗以凄清秋景起兴,通过北风、哀雁、秋草等意象层层渲染离愁。全诗将眼前别情与历史文脉交融,在萧瑟秋意中展现唐人送别诗特有的含蓄典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大模型面试题-15-大模型 RAG 经验面.pdf VIP
- 环境统计第二章.ppt VIP
- 2021年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五章三角函数 教学课件.pptx VIP
- (完整版)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pptx VIP
-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课件.pptx VIP
- 110kV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施工方案.pdf VIP
-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江西省南昌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