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高三下学期诊断考试(一模)历史试题Word版.doc

甘肃省兰州市高三下学期诊断考试(一模)历史试题Word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兰州市高三诊断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尧舜之时,驩兜(huāndōu)、共工部族从豫(河南)中迁至南阳,与当地土著及长江中下游北上的族群结合,形成了苗蛮集团;舜禹时期,驩兜、共工部族从豫南迁入汉水至两湖江西,与长江中下游的土著部族交往,苗蛮族群最终形成。这说明了()

A.频繁迁徙是这一时期生活常态 B.南北商业往来密切

C.黄河流域中华文明重要源头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2.甘肃简牍博物馆收藏2枚“里程简”,一枚详细记载了从汉代都城长安出发至张掖郡20个驿置名称及间隔里程,另一枚记载了河西走廊地区武威郡到敦煌郡12个驿置的详细信息。这可以用来印证汉代的()

A.书写材料改进 B.边疆控制力度 C.经济发展程度 D.地方监察体制

3.下图是甘肃省高台县魏晋墓的《击鼓图》。图中两人均为深目高鼻,头部前侧的头发均被剃掉,并留有辫发,都穿着长至大腿中部的短衣,小腿缠着绑腿,所击之鼓为流行于康国、安国的和鼓。这反映了魏晋时期()

A.民族交融得到发展 B.休闲娱乐成为时尚 C.河西走廊文化繁荣 D.汉族服饰广泛流行

4.下表为摘选自唐朝时期的墓志记载。这表明当时()

墓主人

民族

墓志主要内容

何文哲

粟特人

任职禁军,救君主于危难

米继芬

米国人

其先西域米国人也,……信行为远迩所称,德义实同里成荷。

安思温

栗特人

儒释二门,特加精意。篆隶得回鸾之妙,庄周自天性之奇。

A.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广 B.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C.三教合一推动儒学发展 D.对外交往非常频繁

5.宋太宗时,曾“遣内侍八人,赍(携持)敕书、金帛,分四纲,各往海南诸蕃国勾招进奉,博买香药、犀牙、珍珠、龙脑,每纲赍空名诏书三道,于所至处赐之”,即派团前往海外诸国开展招揽外商等事务,这一做法()

A.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B.加剧了政府财政危机

C.导致了丝绸之路衰落 D.适应了政治经济形势

6.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介绍商业经营知识的“商书”,《客商一览醒迷》《士商类要》等书籍既介绍各种经商专业知识和经验,又强调商业道德和基本规范。这表明当时()

A.商人政治地位显著提高 B.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

C.商人文化水平明显上升 D.商业作用受到人们重视

7.据20世纪30年代的调查,自“洋货输入,而洋布遂充斥乡间,至生活稍裕,或出外佣丁者,则以丝织品为服装,亦数见不鲜。”此现象说明()

A.农村商品性消费的变化 B.居民消费结构全面优化

C.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崇洋之风成为消费习尚

8.1920年5月1日,罗家伦在《新潮》杂志刊文指出:“五四以前的中国是气息奄奄的、静的中国;五四以后的中国是天机活泼的、动的中国。‘五四运动?的功劳就在使中国‘动’。”其意在强调五四运动()

A.挽救了民族危亡 B.推动了社会进步

C.捍卫了民族尊严 D.促进了制度变革

9.1877年,左宗棠创设的兰州制造局设计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台织呢机,1880年兰州制呢局正式投产。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家毛纺厂,比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我国第一家棉纺厂早,甚至比日本开设的毛纺织厂还要早一年。这可以印证洋务运动()

A.保障了国家安全 B.调整了封建专制制度

C.抵制了外敌侵略 D.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

10.1939年,随着日本占领蒙古西部大部分地区,成吉思汗陵被迫迁移安厝甘肃榆中兴隆山。西迁期间,沿途各族民众悲愤激昂、同仇敌忾,《前线日报》记载时人如此感慨:“中华民族是整个的”。此事件的时代价值在于()

A.尊重各地的文化传统 B.提高西北的战略地位

C.强化民族共同体意识 D.扭转战场的不利局面

11.约1万年前,亚洲、欧洲、非洲大陆各地的人群开始突破技术瓶颈。驯化了为人类提供食物来源的主要动植物,从而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史称“农业革命”。这一变革的实质是()

A生产力出现飞跃 B.文明逐步形成

C.步入旧石器时代 D.人口快速增加

12.13世纪,英国国王签署《大宪章》规定:“除战时与予敌对之国家之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遵照旧时之公正习惯,皆可免除苛捐杂税,安全经由水路与陆路,出入英格兰。”这一规定()

A.加强了君主专制权

文档评论(0)

zx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