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汇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汇总

以下是2025年中考语文可能的必考知识点汇总:

一、基础知识

1.字词积累

-字音字形

-重点考查课本后的字词表,包括易错的多音字(如“处”“行”等)、形近字(如“辩”“辨”“辫”)、易读错的生僻字(如“亵渎”的“渎”dú)等。

-生活中常用但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词,如“莘莘学子”的“莘莘”(shēnshēn)。

-词语理解与运用

-近义词辨析,像“必须”和“必需”,“截止”和“截至”等。

-成语的正确使用,包括理解成语的本义、引申义以及使用语境,避免望文生义(如“万人空巷”的误用)。

-关联词的搭配,如“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表示不同关系(递进、转折等)的关联词。

2.语法知识

-句子成分

-能够准确判断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这有助于修改病句和句式转换。例如,“美丽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花朵”是主语,“摇曳”是谓语,“美丽的”是定语,“在微风中”“轻轻地”是状语。

-病句类型及修改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如“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中“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

-语序不当(如“多项定语语序不当”“状语语序不当”,“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语序错误)。

-成分残缺或赘余(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

-结构混乱(如“句式杂糅”,“原因是……造成的”这种表述)。

-表意不明(如“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在医院工作”的是“他”还是“他的女儿”不明确)。

3.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等点号,以及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标号。例如,问句结尾要用问号,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要用引号,句内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用顿号等。

二、古代文学知识

1.古诗词背诵与理解

-必背古诗词

-课本要求背诵的古诗词篇目,如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背诵古诗词中的名句,理解其含义并能准确默写,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古诗词赏析

-诗歌的意象(如“月亮”常代表思念之情,“柳树”象征离别)。

-诗歌的意境,通过对诗句中景物描写的分析,体会诗人所营造的氛围,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意境。

-诗歌的表现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等修辞手法,以及对比、烘托、用典等表现手法。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花比作梨花。

2.文言文实词、虚词与句式

-实词积累

-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如“之”“其”“而”“以”“于”“为”等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像“之”可以作代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助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动词(“吾欲之南海”)等。

-虚词用法

-重点虚词的特殊用法和意义,如“且”表示“况且”(递进关系)、“将要”(“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等不同意义。

-特殊句式

-判断句(“……者,……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省略句(“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倒装句(宾语前置“何陋之有”、状语后置“战于长勺”)等特殊句式的识别和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

1.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要素

-能够准确找出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例如,在阅读一篇写童年趣事的文章时,要明确事情发生的时间是童年某个时期,地点可能是家乡的某个地方,人物是作者自己和小伙伴等。

-描写方法

-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的作用。如外貌描写可以烘托人物的性格、身份等;心理描写能够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社会环境描写可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等。

-文章主旨与情感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对亲情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

文档评论(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