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重庆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2025重庆中考化学可能涉及的必背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氧气(\(O_{2}\))、水(\(H_{2}O\))等。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溶液(如食盐水,含氯化钠和水)等。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铁(\(Fe\))、氢气(\(H_{2}\))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二氧化碳(\(CO_{2}\))、氢氧化钠(\(NaOH\))等。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氧化镁(\(MgO\))、氧化铜(\(CuO\))等。
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例如物质的三态变化(水的结冰、冰的融化)、物质的形状改变(块状固体粉碎)等。
-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如燃烧(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生锈(铁生锈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等。化学变化常伴随有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等现象。
二、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
-前20号元素:氢(\(H\))、氦(\(He\))、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氩(\(Ar\))、钾(\(K\))、钙(\(Ca\))。
2.化学式
-常见单质的化学式:金属单质(如铁\(Fe\)、铜\(Cu\)、铝\(Al\)等)、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硫\(S\)、磷\(P\)等,除碘\(I_{2}\)外,一般用元素符号表示)、气态非金属单质(如氢气\(H_{2}\)、氧气\(O_{2}\)、氮气\(N_{2}\)、氯气\(Cl_{2}\)等,除稀有气体用元素符号表示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外,一般是双原子分子)。
-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氧化物(如二氧化碳\(CO_{2}\)、水\(H_{2}O\)、四氧化三铁\(Fe_{3}O_{4}\)等)、酸(如盐酸\(HCl\)、硫酸\(H_{2}SO_{4}\)、硝酸\(HNO_{3}\)等)、碱(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_{2}\)等)、盐(如氯化钠\(NaCl\)、碳酸钠\(Na_{2}CO_{3}\)、硫酸铜\(CuSO_{4}\)等)。
3.化学方程式
-书写原则: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例如:\(2H_{2}+O_{2}\stackrel{点燃}{=\!=\!=}2H_{2}O\)(氢气燃烧)、\(CaCO_{3}+2HCl=\!=\!=CaCl_{2}+H_{2}O+CO_{2}\uparrow\)(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等。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块状药品用镊子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药品: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较多量液体可直接倾倒(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定量量取液体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2.物质的加热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成\(45^{\circ}\)角,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3.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连接仪器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橡胶塞。
-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四、空气和水
1.空气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_{2}\))约占\(78\%\)、氧气(\(O_{2}\))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CO_{2}\))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具有氧化性。可用于供给呼吸(如医疗急救、潜水等)和支持燃烧(如炼钢、气焊等)。
-氮气的性质和用途: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