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0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1.会认“均、柄”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曲”,会写“虎、操”等13个生字,会写“爬山虎、操场”等16个词语。
2.能找出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语文要素】
3.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感受作者连续的观察。【语文要素】
4.学写观察记录。【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1.能找出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2.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感受作者连续的观察。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曲”,会写13个生字,会写16个词语。
2.能找出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猜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
(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2.导语: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缘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缘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这篇课文《爬山虎的脚》就告诉了我们答案,一起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交流。
出示会认字,多音字
出示本课会写字,按照结构进行分类,方便识记。
重点指导“虎、嫩、隙、瞧”的书写。
4.整体感知: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作者又是从哪几个部分来介绍爬山虎的呢?找到后,和同桌交流。
预设: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具体位置。(墙上,屋顶上,并且长得非常繁盛、茂密);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第3-5自然段主要介绍了爬山虎的脚。
二、自主探究,品读课文
1.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发现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变化:嫩红一嫩绿。
这说明作者对叶子进行了怎样的观察?(连续观察)
(2)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①“绿得那么新鲜”让我们体会到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绿;
②预设:“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写出了爬山虎叶子的另一个特点——多、密。
小结:这说明作者对叶子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3)品味起风时爬山虎叶子的样子。
预设:“拂”“漾”突出了微风的轻柔和叶子微弱的震颤,体现了作者用词准确形象,有一种动态美。
2.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3.仿照第2自然的写法写一种植物的叶子。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感受作者连续的观察。
2.学写观察记录。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爬山虎的脚》,了解了课文大致的内容,书写了生字,并且了解了爬山虎生长的环境以及叶子的样子。爬山虎的叶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生回答,读第2自然段。)
2.师:爬山虎的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又是怎样爬的?作者是怎么了解到这些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发现秘密。
二、细读课文,聚焦“观察”
(一)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看看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1)生自读思考、批注。
(2)交流汇报: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形状像什么?它的颜色又是怎么样的?
通过细丝的位置隐蔽、数量精确、形态细小而卷曲都可以看出作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3.出示图片,与蜗牛的触角对比,理解比喻。
小结:再读课文,想象自己就是爬山虎的脚,感受叶圣陶先生的观察多么细致。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自读第4自然段,根据这段描写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注意用上表示动作的词。
提示启发:同学们圈画出第四段中的动词,并做动作体会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教师过渡:原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有一股不断向上的攀爬劲呀!
“一脚一脚”也写出了爬山虎爬的情节,作者正是因为进行了持续细致的观察,才看到了爬山虎一脚一脚爬的情形。
图片出示爬山虎的脚与蛟龙的爪子,体会比喻。
讨论交流:“巴”可以换成“粘、挨”等词吗?为什么?
预设:不能。因为“巴”字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紧紧地贴在墙上的样子,让人感觉到爬山虎在努力增大接触面,用力巴住墙壁,换成其他词语都不能准确地表达出这种力量感。
4.合作朗读,再次感受爬山虎“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样子。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爬山虎顺利地爬上墙了,那课文的第5自然段作者又想让我们了解到关于爬山虎的什么信息呢?
预设:第5自然段描写爬山虎的脚变化。没有触着墙的,枯萎了,触着墙的,脚巴在墙上的相当牢固。
小结:作者不仅细致地观察事物,还进行了连续观察,看到了它不断变化的过程。
三、“回味”观察,拓展观察
1..议一议,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能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写得那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nit 1~Unit 3 期中高频易错培优卷三年级英语下册外研版2025含答案.docx
- 西南大学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同伴进行曲》教案.doc
- 西南大学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时《小纸船》教案.doc
- 西南大学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时《手拉手》教案.doc
- 专题01 词汇选择题99题(专项训练)三年级英语下册复习专项冀教版2025含答案.docx
- 专题01 词汇选择题100题(专项训练)三年级英语下册复习专项外研版2025含答案.docx
- 专题02 单项选择题80题(专项训练)三年级英语下册复习专项冀教版2025含答案.docx
- 专题02 单项选择题100题(专项训练)三年级英语下册复习专项外研版2025含答案.docx
- 专题03 填空60题(专项训练)三年级英语下册复习专项外研版2025含答案.docx
- 专题03 填空题60题(专项训练)三年级英语下册复习专项冀教版2025含答案.docx
- 基于CMS模型剖析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波动的多元因素与策略应对.docx
- 医疗信息化技术在医疗运营管理中的应用.pptx
- 基于CMT-SCTP的多路径选择算法:原理、优化与应用探索.docx
- 基于Copula函数的金融风险度量:理论、方法与实证.docx
- 2025从AI工具到“最佳拍档”V10.docx
- 基于DBN的汽车电磁继电器寿命预测方法的深度剖析与创新应用.docx
- 基于DFL的软件Agent普适方法及应用的深度探究.docx
- 基于CTL理念的高职航海英语阅读教学革新与实践探究.docx
- 医疗信息化与医疗质量.pptx
- 基于DFT方法剖析Ru和Fe类化合物催化醛、酮氢化反应机理的理论探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