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 含解析.docx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 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字音字形(每小题2分,共6分)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风驰电掣(chè)砥砺(dǐ)前行恍如隔世

B.风驰电掣(zhé)砥砺(lì)前行恍如隔世

C.风驰电掣(chè)砥砺(lì)前行恍如隔世

D.风驰电掣(zhé)砥砺(dǐ)前行恍如隔世

2.成语辨析(每小题2分,共4分)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对知识的渴求,可以用“孜孜不倦”来形容。

B.面对失败,他仍然“自强不息”,努力奋斗。

C.她的表演非常出色,赢得了观众“交口称赞”。

D.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饱经风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病句修改(每小题2分,共4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学校决定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

B.通过老师的悉心教导,他的语文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

C.在这次考试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是他努力学习的结果。

D.老师对他的进步感到非常满意,希望他再接再厉。

4.古诗文默写(每小题2分,共6分)

请根据提示默写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

(文言文内容省略)

5.断句与翻译(每小题2分,共4分)

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6.文言实词(每小题2分,共4分)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仁人:有仁德的人

B.或:有时

C.异:不同

D.为:因为

7.文言文理解(每小题2分,共4分)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古代仁人的思想与现代人不同。

B.作者强调古代仁人具有高尚的品德。

C.作者对古代仁人的思想表示怀疑。

D.作者认为古代仁人的思想值得学习。

三、古诗词鉴赏(共2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810题。

(古诗词内容省略)

8.意象与情感(每小题2分,共4分)

下列对诗中意象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诗人通过描绘战争场面,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C.诗人通过描绘离别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D.诗人通过描绘宫廷生活,表达了对权力的追求。

9.艺术手法(每小题2分,共4分)

下列对诗中艺术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景色。

B.诗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C.诗人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诗歌的主题。

D.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

10.思想内容(每小题2分,共4分)

下列对诗中思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表达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B.诗人表达了消极悲观的人生观。

C.诗人表达了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D.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

(现代文内容省略)

11.信息筛选(每小题2分,共4分)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B.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对社会的批判。

C.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D.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

12.观点态度(每小题2分,共4分)

下列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人生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B.作者对人生持消极悲观的态度。

C.作者对人生持中立客观的态度。

D.作者对人生持怀疑批判的态度。

13.语言风格(每小题2分,共4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黄博衍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