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pdfVIP

2025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绝密★启用前

2025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

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隋及唐初,北方饮茶的人还不多,但到唐玄宗开元以后,由于僧人坐禅的需要,饮茶逐渐普及起来。

唐德宗(780-805)时,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即陆羽的《茶经》。根据《茶经》记载,当时人工

栽培的茶树已遍及今四川、陕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江苏、贵州、福建、广东、广

西等地。

再以后到唐穆宗(821-824)时,李肇在《国史补》中更具体地谈到了一些名茶。他说:“风俗贵

茶,茶之名品益众。”史籍中常见的名茶还有天柱茶、阳羡茶、紫英茶、祁门茶等。

据陈橡《茶叶通史》自唐代茶税所作的估算,唐代一年茶的产量在一亿斤(不包括漏税私茶和自饮的

非商品茶)上下。这一估算虽然不尽可靠,但唐代茶的产量很大却大致不错。到五代,茶的产量依然很

大,后梁乾化元年(911),“两浙进大方茶二万斤”(《旧五代史》);后晋天福七年(942),吴越贡茶二万

五千斤(《十国春秋》);后周世宗时,南唐献“茶五十万觔”(《旧五代史》)。

饮茶的普及,还表现为各种茶店茶铺的兴盛,以及茶对民众生活的重要性上。《封氏闻见记》中说:

“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又唐穆宗时,左拾遗李

珏在反对盐铁使王播增加茶税的表疏中论述道:“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即祛竭

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切。”(《旧唐书·李珏传》)茶已成为斯须不可离、和米盐相同的食物

了。

这一时期存在着不同的饮茶方式:一种是将茶末放在瓶缶中用开水冲灌后即饮用,被陆羽称为“庵

茶”;另一种则是陆羽作了科学概括和总结的“煎茶(煮茶)”法。所谓煎茶法,大致可分为这样几个步

骤:首先是把饼茶炙干、碾碎、罗好,使之成为极细的粉末。第二步是煎水。这时要注意煎的“汤候”,

陆羽认为煎水过程中水有三沸:“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

三沸”;到第三沸,就是“水老”而“不可食”了。第三步,当水出现一沸时,适量加入食盐以调味;到

第二沸时,先留出一瓢汤来,随即用竹夹搅动釜中水,使水的沸度均匀,然后用小勺取一定量的茶末放

入,同时再搅动。第四步,在搅动的过程中水继续沸腾并浮出泡沫,这种泡沫一般称为“汤花”。这时把

水初沸时舀出的一瓢水投入釜中,以缓和水的沸腾并培育出更多的汤花,然后将釜从火炉上拿下。第五

步,向茶盏中分茶。分茶的妙处在于分汤花,汤花有三种:细而轻的叫“花”,薄而密的叫“沫”,厚而绵

的叫“饽”。一般说来,一釜茶汤可分为五碗,不能再多,多就没有味道了。至此,煎茶、分茶全部结

束。

晚唐五代,在与上述煎茶流行的同时又出现了点茶。点茶法与煎茶法的不同处在于不是将茶末放在茶

釜里煮,而是先挑出茶末放在茶盏中调膏,然后注入沸水。这时的技术要求主要是注汤时“注”的速度和

落点,所以这种饮茶法叫点茶。据《清异录》记载,五代闽国的建州茶膏已很有名,而沙门福全“能注汤

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又有“茶百戏”,指注汤时以竹器搅动,“使汤纹水

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时人谓之‘茶百戏’”(《清异录》)。这

种点茶饮茶,被说得十分玄妙,但也说明这时的饮茶更加艺术化了。

(摘编自黄正建《唐代衣食住行》)

材料二:

明代,茶的饮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原先的点茶变为冲泡。宋代点茶,是将碾细的茶叶末投到茶

碗之中,然后冲入沸水,再用茶筦在碗里搅拌而成。其时使用的是成本很高的团饼茶,这种茶是将茶叶碾

碎后揉制而成的。朱元璋认为此种制茶方式劳民

文档评论(0)

中小学高中状元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一线资深教师 长期从事教学教研,发表多篇论文被省级杂志录取,获得名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2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