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3-2024学年天津市杨村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古代的全民文化水准低,识文断字的是少数,老百姓的文学创作和享受几乎与文字无缘,而文学史又只能由文字来写,能写的又只有所谓君子和士大夫这一类人。所以,留传下来的古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史其主流就是贵族文学史,也就是所谓高雅文学的文学史。
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古代就没有劳动人民的文学,或曰之为俗文学。由于古代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的民谚、诗歌、史诗之类的客观存在和一些贵族文人自觉不自觉的保护、保存、培育和发展,我们还是能把握出其明显的脉络的。应该说,我国古代俗文学的第一个高潮在“诗经”时代。
东周之前的三代,虽有战争,但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破坏程度比后来“礼崩乐坏”的战国、汉魏晋等朝代要小得多,中央集权专制较之后的时代为弱,意识形态上也比“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以后要宽松得多。人民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下男耕女织,夫唱妇随,偶有战争,也不至于引起较大范围的社会动乱,且人民也能以正确和平和的心态待之。而这一切,都反映在那个时代的民歌集大成之著作——《诗经·国风》中。
《国风》是我国古代俗文学第一个高潮的标志。读“国风”,我们既可以欣赏到先民们那发自内心的愉悦、痛快淋漓的愤怒,又可以由此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作一个广泛而比较细致的了解。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不自觉而然的全民诗歌运动,是后来人为发起的如唐代的“新乐府运动”所不可比的。《诗经》中的“雅、颂”,属于高雅文学,但其文学表现手法和音乐形制同“国风”没有很大的区别和对立,“风”和“雅”“颂”三而合一作为诗经“六义”中的三义一并称之,这实在是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调和甚至是相融在文学上曲折的反映。
汉时,乐府的民间采诗活动在目的上和诗的规模、内容以及语言的丰富性上,与《诗经·国风》不可同日而语。以后,随着语言文白的分野,城市的发展,作为广大农民参与创作和流传的、以口头文学形式出现并被记录下来的俗文学便再也没有缓过劲来。到了唐宋时代,虽出现了“说书”和由此而产生的话本,但作为文学样式而终不能成一定的气候,更不用说成为文学的主流了。这是历史对俗文学的第一个否定。
俗文学的又一个高潮是从元朝的杂剧开始的。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市民阶层出现了,有了文艺消费的需要加之诗歌文学本身抒情叙事功能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元朝政权的民族歧视和轻视知识分子的政策,汉民族知识分子的仕途被堵死、其社会地位便一落千丈,他们的知识能量释放到了民间,这便引起了俗文学第二个高潮的开端,杂剧的兴起。
明清时,俗文学走向高峰。元杂剧以后,又有明传奇,这是戏剧一路。另一路由说书的有声语言艺术发展到话本进而再有“话本小说”和“拟话本小说”,再发展到章回体小说,至《红楼梦》,便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这便是俗文学戏剧与小说的二水分流、双峰并峙。这又是对前面俗文学低谷的一个否定。到这里,正好完成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有人以“从《诗经》到《红楼梦》”的说法来概称我国整个古代文学史,而这古代文学史一头一尾的标志性著作却都是俗文学呢!
(摘编自王泽清《古代俗文学的兴衰及其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俗文学产生的一个原因是古代人大多是文盲,不能用文字来写所谓的高雅文学的文学史。
B.古代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的民谚、诗歌、史诗之类的客观存在是古代俗文学存在的有力证据。
C.《诗经·国风》产生于一个不自觉而然的全民诗歌运动中,阅读这些诗歌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
D.汉以后的语言文白分野及城市发展在很长时间使得俗文学没有振兴起来,无法成为文学的主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文章先明确概念,由高雅文学的介绍引出俗文学概念,并对两种文学的产生原因分别进行论证分析。
B.文章在论证俗文学的第一个高潮时,既有与“新乐府运动”的比较,又有与高雅文学“雅”“颂”的比较。
C.文章从城市发展、文学发展、政治制度以及文人自身这几方面论证了引发俗文学另一个高潮的原因。
D.文章用两次高潮两次否定概括俗文学的发展脉络,即两次高潮的波峰和两次否定的波谷的起伏发展。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俗文学的第一次高潮的出现与夏商西周时代的战争破坏力小、中央集权专制程度较轻有关。
B.人们把“风”与“雅”“颂”在“诗经六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五爱高级中学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五校联考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徐汇区、金山区、松江区高考英语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徐汇区、金山区、松江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徐汇区上海第四中学高考英语押题试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杨思高中高考英语押题试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长宁区、青浦区、宝山区、嘉定区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一诊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天津市杨村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通辽市重点中学高考考前提分英语仿真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潍坊市重点中学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温州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英语试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稳派教育高考英语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高考语文押题试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无锡市第一中学高考仿真卷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吴忠市重点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西安市庆安初级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doc
- 2023-2024学年西藏拉萨那曲二中高三冲刺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