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联考
高二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23年1月10日上午8:00—9:15;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学大师王国维认为:“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故……当商之末,而周之文、武亦称王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这表明西周时期()
A.中枢权力体系日益完备 B.君权至上地位得以确立
C.建立起国家政治新秩序 D.血缘宗法观念逐渐强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殷商以前包括周初的最高统治者对地方的控制比较松散,而分封制实施以后,周天子“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这说明和夏商相比,西周时期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更加严密,而这主要是因为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实行,C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无法体现中枢权力体系,排除A项;夏商西周时期,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宗法血缘观念的强化,排除D项。故选C项。
2.秦汉时期,人们流行用胶泥块封住简牍文书并在泥上按压官印,用于检查核验,防止私拆泄密,这就是“封泥”。下列“封泥”文物有助于研究秦汉时期()
A.行政职官制度 B.制陶工艺演变
C.书写载体变化 D.基层治理方式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图1右丞相印(秦朝)、图2弋阳侯相(东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汉时期的“封泥”文物有助于研究当时的行政职官制度,秦朝中央设立丞相,丞相有左右二员,东汉地方存在侯国官制,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制陶工艺演变,排除B项;材料中书反映的是简牍文书,书写载体没有变化,排除C项;秦朝“封泥”反映的是中央官制,东汉“封泥”反映的是基层治理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
3.宋神宗时期,外戚向氏兄弟“交通宾客、漏泄机密”,翰林学士蔡京等“奔走其门,务相交结”,因而“物议籍籍”。右正言陈璀上疏指责道:“谄事外戚,不畏上天,一至如戏”,请求朝廷“流窜蔡京”。最终,蔡京被贬官出京城。朝廷这一做法()
A.有助于政府公信力提高 B.打击了勋贵旧族势力
C.推动了监察制度的完善 D.杜绝了朝纲不良风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交通宾客、漏泄机密”,“奔走其门,务相交结”,“流窜蔡京”等信息可知北宋时期,蔡京等由于交结外戚,受到了言官的弹劾,说明宋代政府反对朝臣结交权贵,这些措施有利于提升政府在民众中形象,树立政府威信,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对皇后的弟弟向氏兄弟的惩处,排除B项;材料属于言官陈瓘上疏指责的个体行为,排除C项;杜绝了朝纲不良风气,说法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4.中国古代统治者用法律防范与惩处犯罪;用乡约制度教化乡里,规范行为。下表中体现清教化与法律关系的是()
宋
明
清
法律
以唐律为蓝本,制定了《宋刑统》《天圣令》等法律。
以唐律为蓝本的《大明律》,开创律例合编体例
沿袭《大明律》,制定《大清律例》
教化
儒学向基层渗透,发展出理学,深入族规、家训之中。儒学人士撰写乡约,兴办书院,教化乡里,规范行为。
乡约宣讲朱元璋的“六谕”,让百姓毋作非为。以《大明律》解释六谕,百姓若不遵守则要受到处罚,甚至送官府治罪。
乡约宣讲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常引《大清律例》。
A.设律博士用儒家经典来解释法律 B.教化逐渐被政府利用与法律合流
C.朝廷法律一直是教化的基本素材 D.日常生活中教化在逐渐取代法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乡约宣讲朱元璋的‘六谕’,让百姓毋作非为。以《大明律》解释六谕,百姓若不遵守则要受到处罚,甚至送官府治罪”“乡约宣讲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常引《大清律例》”可知,教化逐渐被法律所渗透,体现了教化逐渐被政府利用与法律合流,B项正确;儒家教化和法律的结合不等于用儒家经典来解释法律,且材料也没有涉及设律博士,排除A项;教化服务于法律,而非法律成为教化的素材,排除C项;教化没有取代法律,排除D项。故选B项。
5.对如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明朝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
B.鞑靼曾两次突破长城深入内地包围北京
C.长城是当时地域文化交锋交汇的主要屏障
D瓦剌刺俺答汗接受明朝册封并恢复扩大互市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图片关键信息可知,九边重镇大致分布在长城沿线,结合所学可知,长城在明朝时是地域文化交锋交汇的主要屏障,C项正确;“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描述的是元朝时的边疆管理特征,排除A项;鞑靼和瓦剌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