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贮藏期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编写要求).pdf

《甘薯贮藏期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编写要求).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薯贮藏期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甘薯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和胡萝

卜素、多酚等活性成分,对改善人们营养结构和膳食平衡作用突

出,兼具粮食和经济作物功能,常用作鲜食和淀粉加工、食品加

工等原料。我国甘薯年产量约1亿t,但是,甘薯体积大、表皮薄、

易损伤,携带的病菌繁殖快,收获和储藏条件不当时,因贮藏期

黑斑病、软腐病、冷害等病害导致的损失高达15%以上,是制约

甘薯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随着甘薯生产和储藏过程中频繁使用

化学菌剂,病菌抗性增加、药物残留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甘

薯病害的绿色防控已成为甘薯产业面临的重要难题。

(二)政策依据

绿色兴农、质量兴农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农业高质高效的

鲜明导向。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鼓励构建支

撑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农业绿色生产为重点,推进

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和农产品绿色加工贮藏等领域的发展;2021

年,国家“十四五”规划再次指出,持续推进农业绿色转型,推广农

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

(三)可行性分析

1

国内关于甘薯贮藏期的标准,如甘薯安全贮藏技术规程

(DB52/T859-2013)、甘薯贮藏技术规程(DB22/T3185-2020)、甘

薯贮藏技术规程(DB22/T3185-2020)等,侧重于关注采摘、运输、

贮藏等环节对甘薯品质的影响;国内关于甘薯病害的标准,如甘

薯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B41/T905-2022)、甘薯对主要食

叶性害虫抗性鉴定技术规程(DB36/T1525-2021)、甘薯瘟病综合

防治技术规程(DB35/T2005-2021)等,主要关注内容集中在田间

病原菌、害虫等有害生物的防控。

现有标准对贮藏期管理缺乏针对性规范。地方标准在实践中

存在三大痛点:一是贮藏设施条件差异大,窖温湿度控制粗放;二

是化学农药滥用现象普遍,导致病原菌抗药性增强;三是传统技

术碎片化,缺乏统一的操作标准。亟需通过地方标准整合防控技

术,降低采后损失。针对甘薯贮藏期易发的品质劣变,建立系统

化的技术标准,推动生物制剂、高温愈合等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解决传统贮藏管理中消毒不彻底、温湿度控制不当、病害监测滞

后等问题,采用多措并举的综合技术防控甘薯贮藏病害的发生和

蔓延,保障甘薯质量和食用安全等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生态

意义。

本标准根据生产实践和相关调研起草而成,参与起草的专家

均来自于长期从事甘薯育苗、种植、贮藏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具

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基础。本技术规程符合《2024年河南省地方

2

标准立项指南》中的基本要求(二):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对地方

标准制定范围的规定,也满足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的农业、

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等特殊技术要求的,以及地理标志产品

可以制定地方标准。该标准通过技术集成,建立贮藏环境动态监

测体系。预计可带动贮藏技术和设施改造升级,促进甘薯标准化

仓储模式推广,为甘薯产业链增值提供技术保障。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

(一)任务来源

依据《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4年河南省地方

标准立项指南的通知》(豫市监〔2023〕74号)。由河南科技大学甘

薯产业研究院牵头,联合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提出制定《甘

薯贮藏期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立项申请。2024年6月15日,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立项评审,《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下达2024年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豫市监函

〔2024〕88号),将《甘薯贮藏期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列入2024

年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定计划,项目编号20242110117,河南科

技大学甘薯产业研究院牵头成立标准起草小组负责该标准的起

草工作。

(二)编制原则和依据

1、规范性原则: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